“被背”受責 警示官員要如履薄冰
余姚“鎮干部視察水災被村書記背進災民家”一事,記者最新調查的情況是:村書記許國慶稱他和王某很熟,也都是一個村的,經常稱呼王某為“小哥”,而王某稱他為“小阿爸”。當時王某準備脫鞋光腳渡過,他對王某說:“小哥,你別脫了,我背你過去。”許國慶說,他背王某,完全是關系好,出于個人感情。(10月16日《成都商報》) 這么說的話,那位王主任似乎有點冤枉。或許,是一件小事被放大了;或確如另一位鎮干部所言,和村干部打成一片也是他們的工作方法,且平日里大家都稱兄道弟。而該鎮黨委副書記則認為,就事論事,這件事上確實是干部行為不恰當,你的行為不對,就應受到相應處理。 筆者認為,“干部被背”事件的是與非,應從兩個層面來討論:如果“關上門”,都是同鄉的王主任和村書記、鄉親,大家都不是外人,誰背誰,應該都沒說的。而如果是在“門外”,公開場合,特別是公務場合、工作時間,那么工作關系與公職身份,就應該和私人關系、私人身份畫上一定的界線。村書記與鎮干部王主任之間,此時此地,就應該多多注意工作關系,特別是王主任,應該注意自己的官方身份與職責所在———你是代表政府去執行視察慰問受災群眾的任務,這種時候,這種場合,你的身份首先不是村干部和鄉親的同鄉、朋友,而是政府派來執行公務的公職人員。公務場合,公私不分,被人“誤會”首先是自己的責任。 從記者調查的情況看,同僚都在為王某抱不平,認為一件小事被“鬧大”,而且據說“鎮里的干部思想比較消極”。筆者認為,這件事確實不大,監督者、拍照發帖者當時若睜一眼閉一眼,這事也就過去了。然而,如果從公眾監督的角度說,政府官員讓群眾背著過水,無論如何是說不過去的,民眾沒看見便罷,而一旦上升到公共輿論層面,不但要教育當事官員,而且要以此警示所有的官員,我認為一點都不過分。政府官員就是不能“趴在群眾身上”。 而一件小事被“放大”為公共輿論事件,最大的警示意義還是:為官者必須時時處處保持慎獨、警醒的工作作風和狀態,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分寸,講究形象。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接受采訪時說,領導者要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我認為,所謂“如履薄冰”,不僅指執政態度與謀略方面,還包括一切日常的公務活動與言行。 |
關鍵詞:鎮干部,視察,村書記,背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