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養老問題需建過渡機制
《北京青年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在新舊制度接軌的艱難縫隙中,在投入欠賬和新生問題對養老機制造成擾動之時,需要用一些更為靈活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剛剛過去的重陽節是《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出臺以來的首個法定“老年節”,這也為今年的重陽節帶來了超乎往年的關注。 當前,中國老齡化社會已近在眼前,整個社會卻還沒做好準備,不能不令人擔憂??陀^來講,現在以85后和90后為主的年輕人,面臨著比他們父兄輩更大的生活壓力。城市青年如果僅靠自己,解決住房問題就夠他們忙活二十年的,更何況,他們還要結婚、生子……僅僅以經濟狀況來說,他們在35歲以前回饋父母的能力有限。農村青年若守在家鄉務農,那么工作機會少,收入水平低,能用于養老的錢也不太寬裕。事實上,35歲之內的農村青年多已進城謀生,和城里人一樣面臨“大不易”的居住問題。生計問題限制了年輕人的經濟實力,為生計而奔波又占用了其主要時間,這就導致了他們在養老問題上“既沒錢,又沒時間”。 在社會保障制度健全的環境下,基本養老主要由政府部門和社會機構來承擔。國家每年要有固定預算用于養老院的興建和運營,老人們年輕時繳納的養老保險金開始發揮作用,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這樣,老人可以在居家養老和入院養老之間進行選擇。然而現狀卻是,國家用于養老的投入有限,公立的養老院很難住進去,私立養老院高昂的費用足以將大多數老人擋在門外。而養老金制度建立的時日尚短,加之通貨膨脹問題屢發和養老基金管理不佳,養老金的支付壓力巨大。 在新舊制度接軌的艱難縫隙中,在投入欠賬和新生問題對養老機制造成擾動之時,需要用一些更為靈活的辦法來解決問題。首先,在家庭養老方面,父母對子女的支撐是毫無保留的,兒女應該捫心自問是否也能做到這一點?中華民族素來講究孝道,如今竟到了需要通過立法來逼使子女“?;丶铱纯?rdquo;,這不是一種法制完備的榮耀,而是一種精神迷失的恥辱。其次,在社會養老方面,指望國家加大投入把基本養老包下來,短期內看并不現實;指望民辦養老院發善心大幅降低收費,同樣不切實際。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個人和國家各出一些錢,以社區為單位辦起“日間照料所”,對老人的就餐和醫療提供基本服務。 在養老問題上,時間已經不等人,即使沒有萬全之策,也要從家庭和社會兩方面著手,盡快建立過渡性機制。 -李星文 |
關鍵詞:養老問題,過渡機制,老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