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壓力倒逼 京津冀探討合作新模式如何破題?
在前所未有的大范圍霧霾逼迫下,京津冀終于看到了整體發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這種必要性和迫切性在以前更多地是被忽視。從這個意義上說,霧霾成了京津冀探討合作新模式的一道催化劑。 霧霾倒逼“鏟平京津冀發展懸崖” “十一”長假期間,大范圍霧霾再襲京津冀,造成多條高速公路封閉,多架次航班延誤,大批旅客滯留。這距離國家層面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大氣“國十條”)以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兩個重頭文件出臺僅過去半個多月時間,距離河北的“減煤壓鋼”具體計劃公布也僅過去一個月。 “現在的形勢,是逼著我們轉變發展思路。而且光靠河北是不夠的,必須跟京津合作。”我省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官員說,“更重要的是,這三方面、尤其是京冀的合作思路必須得調整,不調不行了!” 在此之前,河北與京津的關系,更像一個溫文有禮且樂于奉獻的鄰居,而不是同呼吸共命運的一家人。 多年來,河北與京津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環境資源供給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雖然有產業方面的合作,但多數是京津轉移出來的重工業———如首鋼搬遷、北京焦化廠等。這些項目雖然帶動了地區經濟發展,但帶來的污染隱患也正在逐漸暴露。 更重要的是,對經濟水平產生著決定性作用的產業合作始終沒有占據河北與京津關系的主流,在京津周邊,尚存在著一條特殊的“環京津貧困帶”。有學者指出,這在世界區域經濟中都屬于比較奇怪的現象:世界上大都市周圍幾乎都是比較富裕的,而河北北部卻相反———走出北京不遠,就到了非常貧困的地區。這說明,河北與京津之間的發展水平,橫亙著一座巨大的“懸崖”。 如今,在京津冀地區連續出現的重污染天氣,更是暴露了京津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延續,也充分說明轉型升級、與京津協同發展是決定河北經濟未來走向的關鍵。目前京津冀的合作中,迫切面臨合作思路的調整。 上述官員指出,對于河北省而言,應該把如何利用京津優勢放到戰略層面來考慮,而非一味承接京津落后產能轉移。“在發展方向和層次一致的情況下,才能談到合作。京津的優勢在于什么?在于高端產業。具體的要素優勢則在于人才、技術、資本、市場、信息這5方面,但是現在咱們的發展差距太大,想利用人家優勢都沒法利用。” 在采訪中,多位學者指出,現在已經到了鏟平“京津冀發展懸崖”、尋求區域整體發展的真正契機。“如果中間是一個懸崖,那么對大家的發展都沒好處,如果是一個緩坡,那大家都能走得更快。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構建起這樣一個緩坡。” 有學者甚至再次提到了“反磁力中心”理論。多年來,京津一直是吸附式發展階段,從河北吸引資源、人才、技術等發展要素,而現在,面臨京津冀、尤其是京冀之間的發展“懸崖”,面臨河北周邊長期粗放發展導致的高污染問題,面臨京津城市功能過多、資源以及人口壓力過大的現實,河北應想辦法外吸京津產業以及人口。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河北的發展水平,一方面可以化解京津壓力,這就是打造北京反磁力中心。 據了解,今年5月,河北與京津分別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后,三方為了使京津冀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已決定成立京冀和津冀省市合作領導小組,由雙方常務副省長、常務副市長為領導小組,建立長期的交往和會商機制,強力推進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這可視為京津冀合作的一個重要節點。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 在京津冀的合作中,一直被動的京津兩地,態度也正開始變化。 5月20日和22日,京津方面分別赴河北簽署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協議,協議提出,三地將在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領域內開展合作。三天之內分別與京津簽下發展協議,這對河北而言是一個相當積極的信號。 “京津與河北合作的態度有變化。我們注意到,這次合作框架協議,都是京津方面到河北簽訂的,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尤其是北京,對于京冀合作方面正在變得更加積極。這也許是由于北京已經意識到,京冀的發展是一個整體,不可能拋開河北單發展北京。”采訪中,一位不愿具名的石家莊市官員這樣表示。 多年來,河北曾數度提出發展環京津的戰略構想,但是由于這一戰略需要北京、天津兩大都市帶動發展,被動性強,再加上京津冀地區一體化合作機制一直不順暢,因此一直未能達到預期效果。然而,在從去年冬天開始的這片歷史罕遇的大范圍霧霾下,京津冀三方協同治污、協同發展,終于迎來了新的契機。 但是從何處突破,這成為人們思考的問題。我省一位長期研究京津冀區域合作的官員在采訪中提出了4個突破點: 第一,在戰略取向上,應確定從京津吸引何種產業。是繼續吸收傳統產業轉移,還是提高產業發展層次,吸收京津高端產業; 第二,在具體行動上,發展要素應向京津冀合作項目傾斜,尤其是土地和資金要素向這方面傾斜,同時想辦法打破京津冀地區一體化合作機制不順暢的藩籬; 第三,呼吁京津特別是北京,對于京津冀整體發展的認同感和責任感,這是三方開展深入合作的基石; 第四,抓重點地區的產業轉移,環京津區域以及京津一小時經濟圈內的區域重點承接京津高端產業外溢。在發展新產業的同時,淘汰本地的落后產業,從而達到協同發展。 “在京津冀合作如何破題這一點上,我想,拋開京津的做法不論,河北自己這方面也非常需要有創新的態度和思維。以前,我們在創新這方面做得不夠好。這么說吧,創新包括三種形式: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吸收再創新。日本走的就是引進吸收再創新的路子,他們把別的地方先進的東西拿過來,通過自己的消化吸收,創造出更好的。但是我們為什么不行?京津有很多好東西,世界上也有很多好東西,但當拿到我們河北來的時候,往往就適應不良、消化不良了。這是為什么?我們應該改變保守的態度,創新新辦法,來更好地利用起依托京津的優勢。”這位官員說,“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 從京津承接什么樣的產業? 在河北與京津的合作中,產業合作是重中之重。 在采訪中,有學者表示:“不要光提承接產業溢出,要看什么樣的產業。你想,人家不要的東西能好得了嗎?” 相對于這種情緒化的表達,河北省環保廳總工王路光的思考則更為理性:“從現在的經驗看,承接產業轉移一定要有準入條件,不是人家過來的就都要接。” 他認為,“接”與“不接”之間,要有一個取舍標準。這個標準,需要考慮當地的產業基礎和環境容量,而不能再單一地追求GDP的增長。“大到國與國之間的產業轉移,小到國內區域之間的產業轉移,都會遵循一定的規律,這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大多數地區都會從高污染、高資源浪費的初級產品開始做,做到一定程度之后,把初級產品的生產功能轉移出去,轉而從事加工、貿易、服務等高附加值、低污染的產業。這是一個一般規律。所以,北京也會走這個路子。而對于河北來說,一味承接是不對的,一味拒絕也是不利的,我們應該做的是,重點吸引那些比我們的基礎產業先進、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并結合好我們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把好第一道關口。”王路光說。 對于按照環境容量來進行產業布局,這已經成為在空前環境壓力下各界的共識。然而,如何來判斷我們的資源環境容量呢? 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武義青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環境壓力很大,但目前的現實是,我們還不清楚自己的環境容量到底有多少,每個城市到底承載多少排放量才是安全的。這說明我們整體缺乏一個對環境容量的認知和考量,從而也就無從判斷什么地方適合布局多少工業項目,發展什么樣的產業。 他認為,環境容量的計算,需要環保、氣象、地質、規劃、工業、交通運輸等多方面的數據來支持。 除了呼吁對于環境容量的量化研究,有學者呼吁,將引進京津產業的戰略重點直接對準污染小的高端產業。“我們應該提的不是‘承接產業轉移’,而是‘承接高端產業外延’。承接不會帶來污染的產業,比如高新技術產業。張承(張家口、承德)現在就在做與中關村和國家創新示范區的合作,做‘中關村產業園’,也就是利用交通等優勢打造當地的中關村。我想,這就是非常好的路子。” 高端產業占比少是我省經濟的一個弱點。目前,冶金、化工、建材、電力等四大基礎產業占河北省制造業增加值的約80%,而天津的這一占比僅為45%,北京則僅占極小部分。若能在高端產業的引進上發力,將對平衡我省過“重”的產業結構起到極大作用。 對這一點,河北高層已有所意識并有意打造。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央企進河北”項目建設中,高端產業項目已占到相當比例,其中包括生產手機屏幕等新型玻璃的沙河“三新產業基地”、將航空廢料回收再利用的清河“中航工業再生戰略金屬及合金工程”等。近一年多時間,我省已有170個央企項目落地,總投資達到6400多億元,眾多項目分布于高端裝備制造、航天航空等領域。(記者付薇) |
關鍵詞:環境壓力,京津冀,合作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