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物質生活富足 老人們更注重精神生活
明天就是重陽節了,在這個敬老、孝老的日子到來之前,記者通過采訪一些老人發現,在物質生活相對富足的當下,老人們都希望精神生活能更豐富些。而能有人常陪在身邊,說說話聊聊天,則是老人們一直未曾改變的向往。 時尚老太:老年人活動場所太少了 昨日上午,61歲的鄭燦榮來到了石家莊市示范性老年公寓,“我一進大門,就感到心里變敞亮了。”在鄭燦榮看來,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讓生活多姿多彩。鄭燦榮絕對是個時尚的老太太,她興趣廣泛:唱歌、跳舞都想試一試。不過令她苦惱的是老年人活動場所太少了。 “我女兒在上海工作,平時家里就我和老伴兩個人,自從退休后總是大眼瞪小眼。”鄭燦榮說,平時她的娛樂活動僅限于散步,想跳個舞、唱個歌都找不到“組織”。這不,她考察老年公寓的目的也是覺得這里有同齡人,覺得住進來后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尤其是看到這里有那么多室內外活動場所,就更心動了。 希望晚年生活豐富多彩卻又找不到“門路”的不光鄭燦榮一人,記者在采訪中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聲音:“現在有那么多兒童樂園供孩子們玩耍,為什么就不能為老年人興建些休閑場所呢。”在老人看來,雖然社區有活動場所,但畢竟地方有限,而且很多還在室外,到了冬天實在冷。還有的老人說,除了文體活動外,他們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多為老年人開辦興趣班,讓老人們得到專業的指導。 七旬大媽:最好每個社區都有“托老所” “白天有個場所,和其他老年朋友聊天交流,最好中午還能吃頓飯,解決自己買菜和做飯的困難。晚上回到家,有兒女陪伴那多好啊。”昨日,市民劉阿姨講述著自己的重陽節心愿。 家住聯強社區的劉阿姨今年72歲了,兒子、兒媳白天上班,通常要到晚上才能回家。劉阿姨和老伴身體雖說還算不錯,但畢竟年歲大了,在家有些寂寞。“我們曾提出過去住養老院,可孩子們不同意。”劉阿姨說,兒子和兒媳說,你們在家,晚上我們回來感覺很溫馨。住進養老院總也見不著,就不像一家人了。 這樣一來,劉阿姨和老伴就想到了老人日間照料中心。他們曾在電視上看見過類似于“托老所”,里面設置了活動室、閱覽室、健身室和休息室。“咱們石家莊好像就有,就盼著我們小區附近也能建一個。” 劉阿姨說出了不少老年人的心聲,在他們看來,有了日間照料中心,出去上班的孩子們也不用擔心自己了。在這里還有很多人聊天,就像找到了第二個家。 在寧安街道老人“日間照料中心”記者看到,六七位老人圍坐在一張大桌子旁讀書看報,墻上懸掛一臺液晶電視。除此之外,活動中心內有書畫活動室、休息室、醫療保健康復室、無障礙衛生間等。如此齊備的設施的服務讓社區內的老年人在這里學習娛樂、互相交流,安享晚年,不但讓老年人找到了精神家園,而且還免去了兒女的后顧之憂。(記者趙曉華) 昨日記者對石市20位老人進行了攔截采訪,針對家庭、娛樂、養老等問題對他們進行了調查。從老人的回答中,你不難看出他們是非常渴望被關懷的。 1、您是否和孩子一起居住? 是6位 否14位 2、您平時和孩子溝通的方式是什么? 電話13位 網絡3位 面對面4位 3、您和孩子溝通的內容是什么? 家事12位 工作2位 無目的6位 4、對于和孩子現在的溝通方式您滿意嗎?為什么? 滿意11位 不滿意9位 9位不滿意的老人給出的答案似乎很統一:“孩子們對我的態度總是很不耐煩,覺得我們啰嗦。” 5、您覺得和同齡人聊天開心還是晚輩? 同齡人14位 晚輩4位 各自話題不同2位 6、如果社區有日間照料中心您愿意去嗎? 愿意11位 不愿意3位 有時間會去6位 |
關鍵詞:重陽節,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