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大氣污染·他山之石之5:環保意識融入生活
在眾多科幻電影和小說中,地球曾被無數次毀滅。它遭受的虛擬危機,無不是人類對自身處境擔憂的折射。 雷切爾·卡森在《寂靜的春天》中引用美國當代著名散文家、童話《精靈鼠小弟》作者E·B·懷特的話來作為開場:“我們對待自然的辦法是打擊并使之屈服。如果我們不是這樣的多疑和專橫,如果我們能調整好與這顆行星的關系,并深懷感激之心對待它,我們本可有更好的存活機會。” “更好的存活機會”深藏在每一個人的行動之中。北京環保局前副局長、微博名人“巴松狼王”杜少中曾感嘆:“環保基本靠風。”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這句話:環保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環保要靠人人參與的社會風氣。 從世界一些國家或地區在樹立民眾環保意識、引導低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做法經驗中,我們或許能有行動起來的緊迫感。 1 多管齊下,培養民眾環保意識 在德國尼爾廷根-蓋斯林根經濟與環境應用科技大學環境保護專業學習的中國留學生唐虓告訴記者,在德國,玻璃回收都是按顏色分類的。“顏色不同是因為玻璃中添加的物質不同,所以要分開回收。這是每個家庭主婦都知道的常識。” 曾在臺灣讀書的網友Fan則向記者講述了他的親身經歷:學校宿舍的每層樓都有分類垃圾桶。有一次,Fan把一團草稿紙扔進了“紙”的那個回收分類。沒想到當天晚上,Fan被罰倒垃圾。“我自然難以理解哪里做錯了。后來聽了解釋才知道,如果把紙揉成一團,就不能算作‘紙’的回收,因為難以觀察到里面是否包有其他東西,只能扔進不可回收的分類。如果要回收,必須平整地放入或者只是對折。”“沒想到垃圾分類可以細到這種地步。”Fan感嘆道。 以上兩則小故事都反映出了一個事實:在這些國家或地區,環境保護的意識和知識已經固化為常識,滲透進當地民眾的生活習慣中。 當了40年教師的村井安成在東京都新宿區立環境學習信息中心工作。這所民間組織類似于環境教育的中介機構,負責登錄環保組織信息,然后再分享給新宿區各個學校。在他們收集的當地小學生的一份日記中寫著:“今天在電車上,我看到有人穿長袖,而且是黑色的正裝。這在夏天是很不合適的,浪費空調。” 村井安成認為,教育是培養環保意識的重要途徑。“如果一個人在他小時候就培養起環保的意識,這種意識就會扎根在他心里。” 與中國環境教育注重科學知識不同的是,日本的環境教育更傾向于“體驗”,實踐性很強。為此,有的學校在校園里開辟一塊田地,讓學生們種植水稻;有的則組織學生到垃圾處理廠參觀廢品回收發電的過程。 現在,日本的文部省每年都會制訂環境教育大綱,各個地區的教育機構進一步細化,具體到每一所學校里就是詳細列舉每個科目、年級和學期的具體活動表。 此外,為培養起民眾的環保習慣,一些國家十分注意在生活細節上的主動引導。 以垃圾分類為例,我國的垃圾桶上通常寫著“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但大部分人對如何進行物品分類并沒有十分清晰的概念。在一些發達國家,垃圾桶會以“織物”、“金屬”、“瓶罐”、“玻璃”等直觀概念分類,方便民眾投放垃圾。 在新西蘭,旅館為了引導住客節約用水,會在衛生間設置一個熱水按鈕,每按一次熱水就持續五分鐘。五分鐘后,住客需要走出整體浴室外再按按鈕要熱水。這樣一來,大部分人為了不來回進出折騰,都會下意識加快洗澡速度。 |
關鍵詞:大氣污染,治理,環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