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腿求生”是怎樣的社會之痛
一把鋼鋸、一把小水果刀、一個裹著毛巾的癢癢撓,保定硬漢鄭艷良用這三樣簡單的工具,在家中床上將自己患怪病的右腿鋸下,為此他咬掉了四顆槽牙。如今,同樣的怪病還在他左腿上無情蔓延。 沒什么不能沒錢,有什么不能有病。不幸的是,鄭艷良兩樣都占了。網友以及一些媒體,都稱鄭艷良為“硬漢”,但如果可以選擇,鄭艷良決不會以如此極端的方式來面對疾病。“硬”的不是鄭艷良這個漢子,而是無力改變的殘酷現實。 鄭艷良的驚世之舉并非孤例。2011年,重慶農婦吳遠碧因患上一種以重癥腹水為表現形式的“布查氏綜合癥”,在無錢救治的情況下,為“不拖累家人”,選擇剖腹自救。26天后,因傷口感染去世。孤立地看,這都是個例,然而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乃是最基本的權利和尊嚴。在這個醫學昌明的時代,當人們不得不選擇自救等最原始的辦法應對疾病和生命的時候,我們知道,這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的悲劇,醫療保障的制度性不足乃至空白,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無情現實。 迄今為止,我國已經建立了全世界覆蓋人數最多的醫療保障體系。這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然而一方面由于參保人口基數龐大,另一方面醫療投入不足,我們的醫療保障體系存在著保障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大病、重病醫保仍是一塊短板。從報道中看,鄭艷良似乎沒有參加任何醫保,即便參加了,他所獲得的救助金也是杯水車薪。 好消息是,2012年8月,國家發改委、衛生部等6部門公布《關于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以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按照意見,城鄉居民大病保障報銷比例將不低于50%,重特大病將補償90%。壞消息是,這個好消息至今仍停留在紙面,“大病醫保”還只是一種愿景。何以拯救鄭艷良們?一方面,希望“大病醫保”在眾望所歸中盡快付諸實踐;另一方面,也應在制度過渡期內制訂替代方案,不能讓鄭艷良們在希望中絕望。 |
關鍵詞:鋸腿,硬漢,保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