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八路軍野戰醫院紀念館揭牌 緬懷英雄(圖)
縱使時光的長河趟過半個多世紀,縱使許多記憶愈來愈模糊,但作為八路軍的子女,高懷彪始終未曾忘卻那個戰火紛飛的紅色年代。9月28日,對于高懷彪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在這天,位于武安市七步溝莊荒村的八路軍野戰醫院舊址正式對外開放。而這正是高懷彪的父親曾經養傷、工作過的地方。 高懷彪與老八路在觀看展覽 高懷彪與家人在父親照片前合影 高懷彪在舊址前 追尋父輩戰斗足跡 站在醫院舊址前,高懷彪難掩激動,不停地撫摸著石砌的墻面。 一進展廳,高懷彪便迫不及待地尋找父親的展板。當看到父親的展板時,高懷彪再也抑制不住的淚水奪眶而出。他久久地凝視著父親的展板,一遍遍地默念著展板上的文字。 “看著這些陳列的舊物,讓我回憶起兒時父親講述戰斗經歷的場景。雖然我已年過花甲,但是從展覽的內容上,依舊可以感受到父輩們浴血奮戰的英勇。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高懷彪哽咽地說。 游覽間隙,高懷彪向記者講述著他父親的抗戰經歷。 高懷彪的父親名叫高著顯,山西祁縣人。1937年10月被任命為一二九師晉中游擊隊第六支隊第一中隊副隊長。同年11月,高著顯帶領游擊隊經由黎城東陽關,轉戰到涉縣、武安、磁縣等地進行抗日游擊戰爭。 1938年,在攻打磁縣光祿車站時,高著顯為了掩護戰友,身上多處負傷,滿口牙齒也被敵人打掉。隨后,高著顯被送到了位于馬店頭的太行第六軍分區衛生處一所。傷愈后,高著顯就留在了醫院,擔任衛生處一所的指導員。位于莊荒村的八路軍野戰醫院就是馬店頭醫院的一部分。 在向記者講述的過程中,高懷彪數次哽咽,眼淚一直在眼眶中打轉。 探尋野戰醫院歷史 據有關資料記載,莊荒村八路軍野戰醫院建于1941年。當時日軍為加緊對冀南抗日根據地的封鎖,在平漢鐵路西側,北起河北省獲鹿,南至河南省安陽,修筑了一道封鎖線,阻隔了平原與山區的交通。為打破敵人的封鎖線,一二九師在邢臺、沙河、永年地區對日偽軍進行了進攻作戰,史稱邢沙永戰役。 為了有效救治傷員,劉伯承親自選址,在距沙河最近而又相對安全的七步溝莊荒村設立了一二九師戰地醫院。 由于地處太行深處,山高林密,敵人的兩次掃蕩都未曾發現這里。但由于敵人封鎖嚴密,醫院的條件十分艱苦。醫院規模不大,醫務人員也只有七、八個。戰士們冬天仍然穿單衣,一天三頓喝玉米面粥。沒有醫療用品,傷員都是用鹽水消毒,還有戰士因缺醫少藥而犧牲。犧牲的戰士大都埋在大南溝。 據老人們回憶,當時條件非常差,起初還用2寸厚的木板做棺材,后來就直接挖坑埋,再后來甚至一個坑里埋幾個人。大南溝至少埋有40位烈士。 開發紅色文化資源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隨著紅色旅游文化的興起,各地都在重視開發當地紅色文化資源。莊荒村八路軍野戰醫院就是七步溝景區重點開發的紅色旅游項目之一。 今年5月2日,景區邀請天津藥物研究院離休干部、曾在八路軍野戰醫院工作過的武安籍老戰士張炎生到七步溝做客,并與七步溝老干部、老黨員共同回憶當年八路軍野戰醫院的具體情況。現年84歲的馬中有老先生清楚地記得,他家住有2個女護士,一個叫張蘭英,一個叫崔桂玲,還有一個女炊事員叫小寬,主治醫生叫杜新安。 |
關鍵詞:紀念館,八路軍野戰醫院,武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