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振華:十年百倍 “中捷速度”是怎么煉出來的?
[主持人]新華網河北頻道的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河北人·中國夢”系列訪談,本期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滄州渤海新區中捷產業園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呂振華。呂書記,您好。 [呂振華]大家好。 [主持人]2003年7月,中捷友誼農場改制為中捷產業園區,從一個農墾場區變成開發區。十年華麗轉身,2012年,園區財政收入38.2億元,是2003年改制時的110倍,創造了令人驚嘆的“中捷速度”。 中捷夢想:不懈追求不斷實現 [主持人]呂書記您好,您覺得“中捷夢”是什么? [呂振華]我覺得“中捷夢”就是中捷人生活富裕、生活面貌得到改善,人們的幸福指數提高;園區充分利用優勢,不斷發展,實現經濟騰飛。我們也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中捷產業園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呂振華 [主持人]從2003年改制,“中捷夢”開始起航,十年磨一劍,園區經濟實現百倍增長。有了這樣優異的成績,呂書記,您作為中捷的掌舵人,覺得“中捷夢”實現了嗎? [呂振華]“中捷夢”不是一組靜態的數據,而是不同時期不同的目標,是不斷實現的一個過程。過去十年,中捷發展的速度較快,不管是經濟指標,還是人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質的飛越,應該說第一個夢想已經成真,但離更大的夢想還差得很遠。發展是一條無盡的路,我們都是行者,大家都走在創業的路上,一步一步琢磨,一步一步圓夢。 農業轉型:破解發展核心難題 [主持人]再回到剛改制的時候,農場是農業經濟,產業園區是工業經濟,土地流轉肯定是當時面臨的一個大難題,請問中捷是如何破解的? [呂振華]中捷成為開發區后,我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快速發展,讓群眾盡快富裕起來。開發區發展要有工業,需要土地,當時中捷的人員結構復雜,有社區工人、農業工人和15個村的村民,要轉型必須保證失地農民生活有保障。匈牙利在這方面,有一個“以土地換年金”給予老年人保障的做法,我們經過反復論證,認為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可以參照。 2004年我們開始著手進行農業產業、農村社會形態、農民身份三種戰略轉型。我們在農民自愿的基礎上,把他們手中的土地收歸園區管理。同時,給予農民包括不低于原土地收益的轉型生活費以及養老保險、勞動力就業在內的長效保障。 這個轉型對于中捷之后幾年、乃至今后更長遠的發展意義重大,可以說是一次正確的、開創性的戰略抉擇。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的使用權為招商引資、現代農業發展和新城建設創造了一馬平川的優勢條件,成為中捷產業園區快速崛起的重要平臺。 |
關鍵詞:呂振華,河北人,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