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剎洋名不能只待市場之手
“中國許多城市的許多小區、建筑,都取了個外國名字,叫什么加州水岸、納帕、普羅旺斯、格拉斯,簡直匪夷所思,反映出來的是文化上的不自信,我們無法想象美國、英國、法國有一個叫蘇州或通州的項目。”近日,馮小剛在文化宣傳片《院子里的中國》開機儀式上,炮轟開發商沒文化,引發媒體普遍關注。(9月26日《北京青年報》) 時光倒回七八年前,媒體報道中關于小區樓盤“洋名風”對城市文化、地方文化的不利擔憂,早就被論家學者屢屢提及。其中反響較大的一事是,2005年7月,昆明市民趙立寫了《居住在哪國的昆明》一文發表于人民網上,痛批“昆明的房地產商人干了一件蠢事”——給新開發的樓盤起洋名戴洋帽,稱這種風氣只會適得其反,貽笑大方。 此次,馮小剛因執導《院子里的中國》這部文化宣傳片,又從“缺乏文化自信”的角度,對小區取洋名來了番點名批評,或許也有借題發揮的炒作用意,但卻不得不承認,城市開發建設中,小區樓盤取名猶如萬國城的問題,至今尚未得到很好解決。甚至于,在局部地區和一定范圍,“名字越洋越有檔次”的認識偏見,依然是諸多房產開發商的普遍共識。 小區樓盤熱衷取洋名,其實跟山寨國外著名景觀與建筑,有著如影隨形的親密關系。而這種純粹模仿、毫無創新思維,正越來越多地成為一些國外媒體的嘲諷話題。對此,部分開發商自以為,取洋名是為了追求品牌與建筑的炫目,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促銷手段。而還有一種貌似中庸的觀點則認為,小區取洋名不能全怪開發商,也與部分消費者的現實喜好有關聯;只有當若干年后,洋名包裝成了老土的代名詞,市場之手自然而然會調整風向。 但是小區剎洋名也不能只靜待“市場之手”起作用。一方面,城市小區和建筑隨意洋名化,本身不利于一個城市獨特地域文化的自然傳承;另一方面,國家民政部1996年頒布的《地名管理實施細則》,以及隨后各地制定的地名管理規定,已經明確了“不得使用外國地名、人名、企業名或產品名、商標名稱命名中國地名”。但問題在于,目前在不少地方,開發商從項目報批、施工建設,直到售房的過程中,地名管理部門常常處于可有可無的末端境遇。當房子已經售出,開發商才不會在乎你改不改名呢。 筆者所在的浙江寧波,也有不少洋氣十足的小區樓盤。但若有客人問起,晚上去哪里走走看看比較好?相信有許多市民便會脫口而出:有著百年歷史的寧波老外灘值得一去。比起花樣百出的洋名建筑來,“寧波老外灘”的名字真是土得可以。但正是這份有著自我特色和厚重底蘊的“土”滋“土”味,卻不斷吸引著眾多的中外游客。 小區剎洋名不能只待市場之手。除了嚴格依照有關法規,不對建筑洋名字睜眼閉眼、網開一面,更要從做好歷史文化的傳承入手,鼓勵和推動建筑命名的本土文化及個性之美。—陳海榮(浙江寧波) |
關鍵詞:小區,洋名,城市,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