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男鐘情“女紅” 繡《清明上河圖》
長22米,用了兩年零八個月,在國內同類作品中耗時最短 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的退伍老兵周真平鐘情于“女紅”,會織毛衣、做針線活、還會繡十字繡……前不久,他用了兩年零八個月,繡好了一幅長22米,寬0.9米,重11公斤的《清明上河圖》全景圖十字繡,是迄今為止,全國已知繡出這幅繡品耗時最短的一個。 街坊鄰居看到這么長的繡品直說不容易 16日,在聯盟社區居委會門前,周真平從身后背包中抱出一個大卷軸,卷軸慢慢打開,一幅清明時節都城汴梁人們的生活情景,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了眾人眼前。過往路人紛紛稱贊,有人還拿手機拍攝。細心人發現,這幅作品不僅正面美如畫,背面也是干凈平整。 站在繡品前,周真平自豪地說,粗略統計,繡品上有人物684個,牲畜96頭,房屋122間,船只25艘,樹木124棵。從2010年12月26日他下第一針起,歷經了2年零八個月,用了48種顏色的彩線,下了42萬針,才繡好了這幅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全景圖十字繡。 “現在繡《清明上河圖》十字繡的不少,多數只繡《清明上河圖》中最經典的虹橋部分,也就6米長。”周真平說,從媒體報道過的已知繡出這幅繡品的“巧手們”,他應該是耗時最短的一個。 今年8月21日,他繡完了最后一針。“街坊鄰居紛紛來交流經驗,有些人看到這么長的繡品,直說不容易!”周真平說。 癡迷十字繡抬頭望去才發現季節已變 周真平祖籍正定,出生時,家里重男輕女,他排行老三,上面有兩個姐姐。按當地習俗,缺男孩的家庭,就會把大兒子當女兒養到12歲,他才穿男兒裝。也許如此,他的性格變得細膩、內向,每次母親縫衣服,他都幫著紉針,逐漸喜歡上做針線活。 當時社會上流行在網眼紗上繡毛主席像和毛主席語錄,十分好奇,便動手嘗試。慢慢地,他的繡工也可以拿得出手。后來,他參軍入伍,在部隊曾參加過縫紉班,學會了量體裁衣。 七八年前,偶然看到有人繡“十字繡”,他站在一旁瞧著,發現這種繡法和他年幼時繡過的網眼紗繡法很相似,只不過這種繡布比網眼紗要硬。第二天,他就從市場上買來十字繡材料,開始繡十字繡,最初都是花鳥魚蟲等簡單圖案。每次買回材料,他就開始忘我地繡著,完全沉浸在飛針走線的境界中。退休后,他忙于繡十字繡,甚至會忘記季節的變化,有一次,他抬頭望窗外,竟驚嘆樹葉都長這么大了! 開繡《清明上河圖》用曾經的軍訓鼓勵自己 周真平一邊繡一邊琢磨,有一次,他看到蘇繡的繡法,感覺更科學,便拿來借鑒。最初一根線,他需要繡15分鐘,現在只要8分鐘就能繡好。 這些年,周真平用靈巧的雙手,繡好了一幅又一幅的美圖。當得知國內有人繡好了全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時,他想挑戰自己,爭取用更短時間,完成這幅巨作。 他花了6000元購買來材料。當時,他還未退休,只能擠時間飛針走線,為了能盡快完工,他時常繡到凌晨。由于這幅十字繡太長,專用的繡架無法支撐,他便用兩個桌子當支架,繡好一米就卷起來。能繡完這幅全景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和恒心,他時常拿在部隊時的軍訓告誡自己: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做事要有始有終。 周真平說,這幅《清明上河圖》全景圖既可以做成畫軸,也可以用于收藏,如果有人喜歡,他愿意割愛,因為他想再繡一幅《富山春居圖》全景圖十字繡。他認為,只要有夢想,就去追尋,如繡十字繡,堅持就是勝利。(文/圖社區記者杜慧)
|
關鍵詞:《清明上河圖》,十字繡,退伍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