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下跪維權”背后的治污困局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8月20日,湖南雙峰縣杏子鋪鎮溪口村十余位村民跪在地上,攔住雙峰縣縣委書記吳德華的車,請求關停當地一家排放毒氣污水的氯酸鉀企業。9月14日,雙峰縣委書記吳德華表示,該企業排放符合環保部門標準,但噪音超標,已責令該企業停產整改。(9月15日《新京報》) 圍觀“下跪求治污”,雖然時隔6年之久,但發生在安徽蚌埠鮑家溝的一幕至今仍然讓人記憶猶新。聽說國家環保總局檢查組來了,一群當地村民跪在面前,目的只有一個,請求治污!這跟湖南雙峰縣十余位村民“下跪求治污”可謂異曲同工。如今,“下跪求治污”在村民身上重演,說明了有些地方的污染情況已是“觸目驚心”,地方百姓為了生存,才迫不得已放棄尊嚴,寄望于下跪成為治污的“救命稻草”。 當治污要靠“下跪”的方式去解決,不僅折射出相關部門的嚴重失職,更凸顯了治污面臨的現實困局。 據了解,該企業2001年建成以來,曾多次導致村民養的鴨子、魚類死亡。今年少量氯氣未經處理直接泄漏,又造成兩村附近部分竹子枯黃。從2001年到2013年,期間的污染警示其實早該引起重視,難道當地相關部門不知道污染情況?然而,地方的“選擇性失明”讓村民的環保維權一次又一次“觸礁擱淺”,細究其因,不難看出是利益博弈讓地方陷入治污困局。 我們知道,一些污染企業是地方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甚至是納稅大戶,為此地方自然不愿“得罪”這些企業,在權衡利益上也就只好睜只眼閉只眼了。不斬斷這種千絲萬縷的利益關系,不可能從根本上治理污染。另外,就是對污染企業的處罰如同“隔靴搔癢”。如今,經過村民“下跪維權”后,縣委書記表示責令該企業停產整改,卻只字未提如何處罰。其實,以罰款為主要方式的處罰又能對企業怎樣?即便是像紫金礦業污染事件處罰3000萬,對于一個年利潤數十億的上市公司來說,根本罰不到痛處。由此可見,污染企業違法成本低,罰款數額只是撓癢癢,對企業來說當然是不痛不癢,如此一來,也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下跪”背后的治污困局,再一次敲響了環境保護的警鐘。“下跪求治污”為何在村民身上重演?治污為何要靠下跪的方式去解決?這很大程度上暴露了當前的環保維權依然步履維艱。據統計,我國每年的環保糾紛案件有10多萬件,但真正通過訴訟渠道解決的不足1%。各級人民法院受理的環境侵權案件屈指可數,民眾勝訴的案件就更少了。正規渠道的環保訴訟如此,民間自發的環保維權就更不消說。此次村民“下跪維權”之所以起到作用,離不開媒體的配合和跟進,但這種“下跪求治污”只是一起偶然個案,并不具代表性。 |
關鍵詞:下跪,維權,治污困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