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大街的”是怎樣成為反面教材的?
一網友微博爆料說,車站遇到一熊孩子,大哭大鬧不想去上學,媽媽氣急,指著旁邊的環衛工說:“不好好讀書,以后只配掃大街。”(9月15日《武漢晚報》) 古人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古人崇尚讀書,實際上是崇尚做官,只有讀好了書,才能考上一官半職,出人頭地。而在今天,這種價值取向仍不過時,做官及官位高低仍是評判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之一。即便是同學、朋友,甚至發小的聚會,座次上也是要講究一些“官本位”的,彼此間更喜歡稱呼官職。連私營企業的官職,比如“總”、“長”之類,一般也是不能含糊的。假如你是個“掃大街的”,介紹的時候不大可能會把你的職業帶上。當然,現在的讀書不一定都是為了做官,但各種價值本位語境下的身份、等級觀念依然流行并根深蒂固。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承認并反思。 拿“掃大街的”做反面教材,理論上說,價值觀、教育理念都有問題。然而,個人價值理念的形成,又由現實社會中流行的價值觀念影響而來。憑良心說,我們都要尊重環衛工人,因為正是這一群體的直接奉獻,才營造出整潔的社會生活環境。然而說實話,會有幾個人希望自己孩子長大之后去掃大街? 不論是利益取向還是價值觀念,當今社會事實上依然存在“高品”與“下品”之分。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掃大街的”都是最飽受艱辛那一群人,而“高品”階層的人們,不但風吹不著、雨淋不著,而且收入水平遠高于“掃大街的”;這是利益上的“高”與“下”。社會地位上的差別自不必說。如果我們承認這是事實,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責那個教育孩子的母親,既有點虛偽,于某些價值取向來說也沒有太大意義。我認為,那位母親最大的錯誤就是時間、場合的不恰當———然而回到家里,有幾個做父母的會發自內心對孩子說: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你將來掃大街我們也高興。 社會價值文化的導向,有歷史文化沿革的原因,更由現實的利益分配因素決定。如果“環衛工人最美麗”很多時候不過就是一句口號,而現實概念中的收入、待遇、安全、尊嚴等等,不是天壤之別,就是浮云,比如高溫季節中最先熱死的就是環衛工;一點可憐的高溫補貼標準幾十年不變,還不一定能兌現;冬天里掃雪到天黑,回到家凍得連鞋都脫不下來……口號里或應景的時候把他們捧得再高,現實中他們還是“高”不起來,工作辛苦、收入低、買不起房子、不好找對象。那么,當母親的教育孩子,只有好好讀書才不會淪陷于這種辛苦又心酸的職業,難道不對? |
關鍵詞:掃大街,反面教材,熊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