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處國保規劃引關注 打造“有特色”正定古城?
正定古城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出爐,千年古城的眾多“國保”單位有望整體提升,昨日本報報道的這個消息引發了眾多市民和學者的關注。記者獲悉,此次的6個國保規劃都是長期規劃,時間都在二三十年以上。業內人士指出,這6處國保規劃與正定近期正在開展的古城風貌恢復密不可分,對這些國保單位的規劃保護,理應是正定古城風貌恢復的一部分,如何保護和傳承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特別是如何在新一輪的城市開發建設中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將這些獨立的規劃與整體規劃相結合,進一步推動古城文化保護顯得尤其重要。 探訪 學者眼中的“好東西”如何讓市民感同身受? 正定古城的“國保”有9個之多,但平時被大家熟知的,似乎只有隆興寺,“很多石家莊人也只知道正定有個大佛寺”。在很多市民看來,此次公布的正定開元寺、廣惠寺華塔、天寧寺凌霄塔、正定府文廟、正定縣文廟大成殿、風動碑這6處“國保”,并不是正定最有名的所在,其中未向公眾開放的正定府文廟,更是“默默無聞”。 在正定古城內,從燕趙大街與中山路交叉口向北,至天寧家電商場,向東有一條胡同,進去走到頭再向北一拐,就到了正定府文廟。一路上,記者向好幾個人打聽府文廟的位置,沒有人能清楚地說出來。 歷史上的府文廟卻并非如此冷落。據正定古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五普老人回憶,曾經的府文廟,東連學署,西帶府學,三院共占地200多畝,南、東、西三面均敞開通街大道,三街口各置一金牌樓。據文物部門調查,曾經府學和府文廟有近20處古建筑,如今只剩一座戟門及其東西耳房,淹沒在周圍的居民樓中。 與古城正定一樣,正定的這些國保單位似乎也都還沒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記者在府文廟看到,修繕不久的戟門和東西耳房尚未驗收,院子里地面也沒硬化,尚不具備接待游客的條件。周邊南北兩邊樓房逼仄,想從正面給戟門拍個全景都實現不了,而這座戟門———屋脊下直立三扇高大木門,沒有房間,推開門就從這邊邁入那邊,這座平時大家認為沒多大實用性的建筑,卻是府文廟當年壯觀全景的惟一縮影。“這個戟門是古城正定現存惟一的元代建筑,一方面為研究元代社會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另一方面也使正定的古建筑遺存達到‘九朝不斷代’(從唐至民國)。”相關負責人說,正定的很多文物目前可能都存在這個問題,學者們看了都覺得是好東西,可是卻不能讓市民“感同身受”。“以前都沒有人問,這幾天開始有人問了。”府文廟附近的居民說。隨著6處國保規劃的出爐,這幾處地方的關注度終于有了些提高。“以前都去過,還真沒有真正關注過,沒想到那一座塔一個碑,都是國保,真的要好好宣傳一下。”市民張先生說。 追問 國保規劃如何助力古城風貌恢復?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6個國保規劃和正定古城風貌恢復工程是有關系的,是其中的一部分,應該說,古城風貌的恢復,首先是每個獨立文保單位的恢復和修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的國保規劃中提到的一些系統性的建議和展示利用篇章,是我們將要做的東西,這和正定古城風貌恢復工程也是相關聯的。” 在這此次出臺的6個規劃中,除了保護措施,大部分都確定了展示主題和旅游設置,并有一些具體的規劃。在風動碑的規劃中,建議在古城游覽公交專線在“趙云廣場”設站,覆蓋大唐清河郡王紀功載政之頌碑、縣文廟、府文廟和馬家大院等周邊文物點。針對凌霄塔獨特的建筑結構,規劃在凌霄塔東南側博物館內設計凌霄塔多媒體展示。正定縣文廟的服務對象不僅是對正定有興趣的外埠游客,更把重點定位為當地居民,特別提出應有能力承擔較大型活動的組織工作。“這些規劃不僅僅是文物本體的維護,還包括周邊環境與文物本身的協調,色彩、建筑等的協調。”正定文保所副所長崔偉麗告訴記者,這幾個規劃基本上都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時間大概都是20年左右。 有業內人士也指出,從規劃本身來看,因為每個規劃都是一個獨立規劃,還缺乏相互之間的聯系性,在府文廟的規劃中,設置了“風動碑—府文廟南門—泮橋遺址(支線參觀文物院落及附屬文物)—戟門(文物建筑原狀展示)—東耳房、西耳房(歷史資料、研究成果及部分收集文物展示)—原始地基片段展示—離開前往馬家大院(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路線,路線涉及周邊一些保護單位,但是整體上來說,每個規劃還都是個體。“此外,還有文物周邊環境的整治,按照規劃實施的難度可能比較大,比如府文廟就緊靠居民區,很多文保單位都在城市中心,大拆遷是不可能的,怎樣讓居民的生活和古城風貌的恢復相協調,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深入 獨立規劃如何融入古城整體規劃? 據了解,除了此次出臺的6個國保規劃之外,正定縣還相繼制定了《正定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辦法》、《正定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正定縣文物保護利用中長期規劃》等地方性法規。 崔偉麗介紹,正定古城的文化保護從來沒有間斷過,自上世紀90年代起,正定縣先后籌資超億元,實施了廣惠寺華塔落架重修、開元寺須彌塔維護等多項文物修繕工程。隆興寺大悲閣落架重修工程1999年9月竣工,工程投資3000余萬元。2000年修復了南城門、城門樓及其兩側各50米的城墻;2003年,對北城門進行了搶險加固,再現了北城門歷史風貌…… 今年8月,市城鄉規劃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又審議并原則通過正定古城整體格局與風貌規劃和正定古城南部控規性詳細規劃等。針對正定古城保護,提出實施恢復古城墻、復建陽和樓、改造治理周漢河,對隆興寺等8處文物本體的維護修繕、周邊環境的改造提升,歷史建筑、傳統民居修繕整治,歷史街巷的整治,古城內道路、排水等市政設施及交通環境的改善等措施,同時對古城人口向外疏解。通過保護、整治、復建、改造等措施,形成九樓四塔八大寺為統領,城、關、衙、廟形制清晰的北方第一名郡,展現自隋朝以來九朝不斷代的古城文化。 記者在正定采訪時了解到,雖然規劃沒有出臺,但是很多古城風貌恢復的工作已經逐步展開,城墻修繕工程、隆興寺實質文物保護工程、隆興寺壁畫保護工程、隆興寺文物保護工程、縣文廟大成殿修復工程等都已經在進行方案論證,有業內人士就指出,其實除了幾個國保單位的規劃,關于正定古城建設的規劃已經出臺許多,而現在的實質問題,應當是如何讓這些獨立的規劃與整體的規劃相融合,而不是各成一派,重復工作。“幾十年的保護規劃可以細水長流,分階段進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個獨立的規劃必須要和整體規劃相融合,在尊重古城原真性的前提下,應建立古城保護資金投入的長效機制,保證古城可持續發展。 期待 大修大建不是目的如何打造“正定特色”古城? “先期出臺的6個國保單位的規劃其實只是個開始,目前正在修改完善的隆興寺和臨濟寺澄靈塔的規劃才是重點,尤其是隆興寺,雖然它的保護規劃還沒有出臺,但關于它的各種保護工程卻一直沒有停止。”崔偉麗說,目前隆興寺內方丈院也正在維修,預計今年底工程完工后將在這里展出“梁思成文物保護史跡陳列展”。 雖然這次6處國保規劃率先出爐,但在正定的9處國保單位中,最有名的還是隆興寺。昨日在國家文物局關于隆興寺保護規劃的修改意見中記者看到,“進一步加強對隆興寺內現存的宋代遺構研究,深化價值評估。” 一系列規劃的出臺能否打造出一個令人期待的正定古城呢?石家莊市文史學者栗永表示,古城有其特殊的時空感,有著作為空間的街區、建筑物及其景觀,并和特定的歷史連在一起。正定古城的打造,最主要的還是要突出“正定特色”,要建立以隆興寺為核心的正定古城,大修大建并不是最終目的,打造突出特色才是終極目的。“古城也好,文化遺產也好,如果藏在深閨,不能讓公眾感受到,不是一個好的辦法。此次出臺的規劃可以說是對這些國保的價值進行了提煉,古城的大規劃則可以進行整合。” 栗永說,正定雖然擁有眾多古跡,但由于缺乏更廣泛的文化旅游環境,文化旅游業發展緩慢,因此在正定古城建設規劃中,旅游開發應成為產業更新的重要內容。“開發過程中不能追求商業利益最大化,不能大拆大建。”栗永說,要注意的是,不能為建古城而打造出空城、一味把居民遷走,歷史古城也要現代化。 “古城里的人們本身就是活生生的風情文化,是古城最好的背景。歷史文化名城不僅是作為建筑或人文資源存在,古城里的人民需要享受現代化生活。”栗永說,要解決古城保護與現代化間的矛盾,正定古城保護在總體規劃中,應明確未來發展的模式,這種模式應該是有特色的有生命力的。(記者 楊佳薇 實習生 楊娟)
|
關鍵詞:古城,正定,規劃,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