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一景觀河道河深水急 十余村莊出行更難了
近日,張家口市重點工程洋河綜合治理工程經過近5年的建設,宣布主體工程完工,為張家口增添了一道靚麗的城市景觀。但是,這道景觀卻給河道兩岸的西前所村等十幾個村莊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因為25公里長的河道竟然沒有修橋,村民出行要繞行20公里走明湖大橋或繞行30公里走洋河大橋。無奈的村民為了節省時間,只能從河底的施工道路涉險通過。 燕趙都市報9月5日報道了此事,受到村民及有關部門的強烈關注,9月9日,記者再次趕到洋河治理工程現場,此時河水更深,但村民依然從河底通過,不時有車輛拋錨被困,情況更加危險。針對此事,張家口市水務部門表示,已經向張家口市政府上報情況,申請在此段河道新建3座橋梁,但目前還沒有得到張家口市政府的批復。 現場/ 河深水急,過河更加危險 9月9日,記者再次來到洋河綜合治理工程現場,從明湖橋到洋河大橋,采訪車里程表顯示為25公里。西前所村位于明湖橋和洋河大橋之間,記者注意到,從明湖橋到西前所村的距離為9.5公里,西前所村到洋河大橋的距離為15.5公里。也就是說,西前所村村民去河對面的農田,繞行明湖橋需要多走19公里,繞行洋河大橋需要多走31公里。對于村民來說,這已經算是長途跋涉了,無怪乎村民冒險也要涉水過河。 10時30分,記者再次找到了村民過河的河底臨時道路。幾天前的河底施工道路已經被堵上,在該路幾米遠的地方,又開辟出一條新的河底道路,這時的河水明顯比前幾天要深許多,水流也更加湍急,此時仍然有很多車輛冒險涉水過河。河道水深坡陡,在記者采訪的一個小時之內,就有數輛車拋錨被困,記者也加入了幫助老鄉推車上坡的行列,有的車輛來回要沖刺數回,才能沖過河道南岸較陡的大坡,有的車輛在嘗試幾次失敗后,只能掉頭折返選擇繞行。而那些騎摩托車的村民更是兇險,河水幾乎漫過了整個車輪,村民們抬起雙腿,緊握車把,嘩嘩地從水中沖過來,不禁讓人捏了一把汗。 影響/ 十幾個村莊幾乎成了孤島 一位路過的村民告訴記者,他是塔村的村民,這里沒有橋影響的不只是河邊的幾個村子,往南邊的塔村、窯子頭村、辛窯子村等十幾個村子的村民出行全都受到了影響。 據村民介紹,河南邊的這些村莊屬于宣化縣,地理位置偏遠,距離縣城幾十公里并且交通不便,平時村民趕集或者出門都是從西前所村邊過河到對岸的沙嶺子鎮,再從沙嶺子鎮去張家口市,沙嶺子鎮距離張家口市區10公里左右,并且緊挨張宣公路,交通非常方便。“現在治理了洋河,加深了河底,加高了河堤,有的車輛根本無法出行,甚至有發生翻車的危險,如果繞行成本太高,村民也就買幾十元錢的東西,或者賣點地里種的蔬菜、西瓜,賺不了幾個錢,繞行還不夠功夫錢和油錢呢!現在只好把自家種的菜自己吃了,吃不了的送人,送不完的扔了,沒有辦法!”村民說。 記者了解到,雖然以前村民從河里走的是土路,也不是正規道路,但多年以來這條不正規的道路已經實際上成了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并且河南邊十幾個村子的村民都要通過這里出去。如今,這條路不通了,十幾個村子村民的出行、村莊發展都受到了影響,“我們這十幾個村現在幾乎相當于孤島,村莊的發展沒有出路,距離城鎮化越來越遠,長期下去,我們的村子必將出現衰敗。”采訪中,一位村民直言不諱。 回應/ 此段河道有望新建3座橋 9月9日,張家口市水務局工作人員表示,村民的實際困難他們早就了解,但修橋需要投入巨資,不是說修就能修的,本報對此事報道后,引起了張家口市有關部門的重視,相關部門相繼召開了幾次協調會研究修橋的事。目前,根據村民的呼吁及本報報道的實際情況,張家口市水務部門已經向張家口市政府上報了情況,建議在明湖到洋河之間這25公里河道范圍內新建3座大橋,方便洋河兩岸村民的生產生活,但報告目前還沒有得到張家口市政府相關部門的批復。 特寫 再不修橋,饅頭張就要改行了 張師傅今年30多歲,是洋河北岸沙嶺村人,經營饅頭坊已經多年。以前,他每天蒸好饅頭,裝上三輪摩托車,從家里出發,幾分鐘就可以通過洋河到達河南岸的西前所村,然后開始向南沿村售賣,差不多中午時分就能賣完,掙上100多元錢,然后從原路回家。幾年下來,河南岸的幾個村已經成了他家饅頭的主要銷路。 9月9日10時多,張師傅又像往常一樣出發,來到洋河邊時一看蒙了,頭一天走的路被土擋住了,雖然旁邊開了一條新路直通河底,但河底的水明顯深了、急了,過河難度大增。查看地形后,張師傅駕著三輪摩托車沖進了河里,但是在上河南岸的陡坡時車輛拋錨熄火,他趕緊跳下車用石頭擋住車輪,以防溜車,隨后他又發動了幾次車子,但始終無法爬上坡。記者聽到三輪摩托車的轟鳴聲趕緊跑了過去,試圖幫助張師傅把車推上來,但試了幾次之后,始終沒能成功。 20分鐘后,張師傅將車退到河里,試圖從河中心加速再往坡上沖,誰知等他退到河里之后,由于河水太深,幾乎漫過車輪,導致摩托車熄火無法發動,張師傅只好跳進河水中,來回推車,利用慣性發動摩托車,經過數次努力,車子終于重新發動起來。張師傅調整車頭,準備再次沖坡,但此時一輛面包車在泥濘的坡道中間也拋錨了。看到這種情況,張師傅從河底跑上去,和旁邊的一位好心司機幫著面包車推車,面包車終于爬上了陡坡。 隨后,張師傅又開始了自己的沖坡,但是,由于坡道實在太陡,并且雨后泥濘,試了幾次還是沒有成功,時間一點點過去,已經過了11時。在折騰了多次之后,無奈的張師傅決定放棄,“再過不去饅頭都涼了,中午以后沒法賣了,只好多走20公里繞行吧”,張師傅苦笑著說,這條路要是還不修橋,每天過去一趟就要多走19公里,來回就是38公里,每天增加時間成本和油費成本最少也得50元,實在承擔不起,以后河對岸賣饅頭的生意是沒法做了,他只好改行了。張師傅返回河北岸,向記者揮了揮手,不知道他是在向記者告別,還是在向這條難走的過河路告別。(記者張巖文/圖) |
關鍵詞:景觀河道,河深,水急,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