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委“雙十條”各項工作落實時間表排定
省國土資源廳 “十二五”期間,預計全省建設用地需求在275萬畝以上,用地缺口在60%左右。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中,省國土廳把“用地難、審批慢”作為著力點,先后制定了推進縣城建設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服務沿海地區率先發展、支持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以及實施“礦山復綠”行動、推進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5個支持性政策文件,為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還進一步研究制定了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 破解發展空間不優不足難題 省國土廳在優化資源配置上做文章,通過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銜接,今年為11個設區市增加178平方公里用地規模,擴大了允許建設區面積,可基本滿足全省未來3—5年建設用地規模需求。為適應發展需要,優化建設用地空間布局,建立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動態修改調整制度,提出“五個允許”的土地新政。一是允許縣(市、區)每年調整一次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單獨選址項目修改調整規劃可隨時辦理。二是統籌整合縣(市)域內零星分散的規劃建設用地規模,向縣城、園區集中,允許對各類開發企業已圈占、近期不用的規劃建設用地規模進行調整使用。三是對增減掛鉤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的復墾區,允許在復墾到位后將建設用地規模調整到縣城、園區使用。四是對個別縣(市)因經濟發展快、規劃建設用地規模確實不足的,允許在設區市區域內調劑解決。五是對已列入土地規劃的單獨選址項目,本縣無多劃基本農田的,允許占用其他縣多劃基本農田。 破解建設用地指標不足難題 省國土廳對各類用地(用海)計劃指標統籌安排,實行差別化管理。對西北部山區適當增加其他農用地和未用地指標;東部沿海地區充分利用圍填海指標,適當增加未利用地指標;增減掛鉤潛力大的,適當增加增減掛鉤指標;工礦廢棄地利用潛力大的,適當增加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指標。加大對縣域經濟和縣城建設的支持力度,提出今后幾年按每縣不少于200畝安排縣域經濟集聚發展項目用地指標,其中用于縣城公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不少于50畝。 此外,我省農村建設用地占全省建設用地總面積的58%,其中村莊用地占農村建設用地的80%,全省有工礦用地323萬畝,其中一部分是廢棄地,具有較大的開發利用潛力。經過爭取,我省被國家列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這兩項試點政策在統籌城鄉發展用地、增加建設用地有效供應方面能發揮較大作用,也是破解用地難題的主要途徑。 省國土廳對新增用地指標實行精細化管理。提出新建水庫、人工河道、純水面用地部分按不占新增用地指標辦理。非農建設占用耕地的,耕地中寬度大于2米的道路、田坎、水渠、溝以及其他零星用地,可以不占用耕地指標。 盤活用好閑置土地 為盤活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的批而未用土地,國土廳制定了區位調整、指標調劑的具體政策,加快土地供應和開發利用。建立土地利用動態巡查制度,全面加強了批后監管,重點解決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盡問題。 國土廳對主要項目建立了用地控制指標,從投資強度、產出水平、增長耗地、項目聚集度、存量建設用地再利用水平五個方面,對各設區市開展了節約用地考核。此外,制定了鼓勵支持政策,引導原國有土地使用權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城中村)和市場主體開展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支持企業“零增地”技改,規定現有工業企業改造后不改變用途、提高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出讓金。結合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要求增減掛鉤指標收益全部用于村莊改造提升,從今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省級留成中安排4000萬元,用于“空心村”治理補助。 |
關鍵詞:雙十條,四風,O牌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