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林場13年人工造林128萬畝
“走,咱們到九龍泉工程區瞧瞧,現在那里正在進行雨季造林。”近日,筆者跟隨張家口塞北林場沽源分場負責人來到九龍泉工程區,站在半山腰放眼望去,工人們正在揮鍬鏟土、扶苗栽樹,一派繁忙景象。 九龍泉工程區只是塞北林場的造林項目區之一。自成立以來,塞北林場按照“再造三個塞罕壩林場項目”和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林業建設要求,在東西綿延255公里、南北縱橫33公里的壩頭沿線,實施了10個10萬畝工程區建設,形成網帶片、喬灌草結合,多層次立體式綜合防護生態屏障。截至2012年底,塞北林場人工造林128萬畝,封山育林35萬畝。 塞北林場項目1999年6月正式啟動。工程涉及張家口沿壩6縣的39個鄉鎮和8個國有林場。因壩頭沿線十年九旱,常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而且雨季集中在夏季,適宜造林時間短,造成年年栽樹、歲歲補植的惡性循環。針對種種不利因素,在造林過程中,塞北林業人打破思維定式,沖破條框束縛,因地制宜探索出一些較為成熟的造林模式。 按照“雨前整地、集水整地、看天植樹、多季造林、適地適樹”原則,他們克服育苗基地少、壩頭一帶水澆地少、水源不足等困難,采取就近租用當地農民土地的辦法進行容器苗培育,做到了有雨苗上山、無雨圃里養,容器苗栽植率達到80%;利用雨季有效降雨,及時開展檸條直播和冷藏楊樹條扦插造林。針對山杏種子遇冬催芽出苗率高的特性,在立地條件較差的坡面上,推行土壤封凍前直播山杏種造林技術;利用封凍前有效降雨,開展沙棘植苗造林,實現了由一季造林向多季造林、單一模式造林向多種模式造林的轉變。 按照“陰坡松、陽坡杏、溝壑沙棘、溝底楊榆”的思路,通過樹種混交和林草、灌草結合等方式,打破了過去樹種單一、林種單調的格局。按照生態建設為根本的原則,逐步打造壩頭生態旅游觀光區、林下經濟區,完善林業產業體系,以實現單一生態型林場向生態經濟型林場的轉變。 |
關鍵詞:人工造林,張家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