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的曹妃甸:見證“精衛填海”和百年一夢
哈斯巴根36歲時第一次看到了大海。在他看來,蔚藍色的世界,遠比家鄉綠色的大草原神秘的多。于是他決定,后半生留在海邊。 哈斯巴根是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人,今年44歲。19歲之前,在大草原上放羊的他,眼中只有綠色和白色。后來,他知道世界上還有大海,從此愛上了藍色。 19歲參軍入伍,到滿眼綠色的兵營一干就是17年。36歲那年,哈斯巴根退伍轉業,成為警察又穿上了深藍色制服的他說:“綠色和藍色是我的生命色”。 令哈斯巴根看到大海的地方叫曹妃甸,原本是一個漲潮時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島,經過現代版的“精衛填海”吹沙造地,奇跡般地造就了210平方公里土地,創造了現代神話。 曹妃甸大規模開發建設之初,哈斯巴根率領著一名協警,徒步2天2夜用腳板和米尺丈量通島公路的舉動,至今還讓人們念念不忘。而哈斯巴根對此卻不以為然,“因為我愛大海,所以愿意付出一切。”哈斯巴根說,他現在不但喜歡大海,更喜歡上了這里的海港,喜歡海港林立的塔吊,更喜歡汽笛聲聲的萬噸巨輪。 令哈斯巴根最喜歡的港口,就是如今的唐山港曹妃甸港區。后來他又知道,這個地方也曾令一代偉人孫中山“魂牽夢繞”。 早在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就提出要在此地建設“與紐約等大”、“為世界貿易之通路”的“北方大港”。曹妃甸陸上距北京市230公里,海上距上海港669海里,香港1360海里,距日本長崎港680海里,韓國仁川港400海里。它位于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是大北京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確定的沿海重要港口、河北省“一號工程”。 2004年12月27日,國務院通過了包括曹妃甸港區在內的《渤海灣地區港口建設規劃》。翌年12月16日,曹妃甸港區和25萬噸級礦石碼頭正式開港通航。 與哈斯巴根愛海、愛港口不同,王鐘敏則是“命里注定”和大海、和港口打一輩子交道。 王鐘敏現在是曹妃甸實業港務有限公司顧問。曹妃甸南面,是3號碼頭、4號碼頭和25級萬噸礦石碼頭,這是王鐘敏的得意“作品”。書寫這部“作品”,他和建設者一起用了整整10年。 2003年,王鐘敏已屆“天命”之年。這一年,他來到未來中國的“鹿特丹”曹妃甸港口開始了第2次創業。 在沒有一張圖紙的情況下,王鐘敏排定了整個工期的網絡圖。2004年10月,曹妃甸礦石碼頭砸下了第一根樁—長約70米、重達70噸的鋼樁插入海底并入泥40米! 2005年12月16日,25萬噸級礦石碼頭正式開港通航,這是中國港口建設史上的奇跡。17萬噸和21萬噸兩艘外籍巨輪同時停靠在曹妃甸碼頭,開創國內外同行業的先河。 “建設世界一流現代化碼頭,實現孫中山百年夢想”,成為王鐘敏魂牽夢繞的追求和目標。 不同于王鐘敏,對于劉守成這個“后來者”來說,見到的曹妃甸港口多是成就和輝煌。 劉守成是唐山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弘毅碼頭分公司的門機司機,每天對近70米的門機進行高空檢修,然后在28米高的操作間面對大海,開始一天工作。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通過門機操作一個巨型抓斗,把海邊貨輪里的礦石抓至碼頭,再由運輸車輛運至候場區。每個班除去吃飯,他要在這個不到2平米的操作間工作11個小時。 在別人眼里,這個工作枯燥而單調,而愛上曹妃甸港口的劉守成工作之余卻另有一番情趣。他說,深夜空閑時,他們這些在高空的門機司機會通過對講機聊會兒天,清晨會在門機里高高眺望剛出海邊的太陽則“非常美麗”。 劉守成2010年從山東煙臺龍口港慕名來到曹妃甸。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刻苦鉆研,經過數以百計的反復試驗,發明了門座式起重機散貨作業法。這個27歲的年輕人還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守成節能提效操作法”的創立者。 無數個像哈斯巴根、王鐘敏、劉守成式的曹妃甸港口建設者,見證了曹妃甸從無到有,也見證了曹妃甸的輝煌。截至目前,曹妃甸碼頭建設投入資金達到413.31億元人民幣,2012年港區完成貨物吞吐量1.95億噸。在曹妃甸港區的有力帶動下,唐山港(由曹妃甸港口和唐山港口組成)以3.64億噸的貨物吞吐量排名全球港口第十位,同比增幅達到16.8% ,增幅位居全球十大港口之首。 |
關鍵詞:曹妃甸,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