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殿華:快80歲了,為什么每次大災還往前沖?
作為一位78歲的老人,他有著與我父輩一樣的年齡,看起來沒有什么分別:稀疏的花發,微微駝背,步履有些蹣跚,臉上掛著無比的慈愛;但他又是那么的與眾不同:作為醫者,他的身影出現在各種災難的現場,對于親朋讓他注意身體的勸告充耳不聞,執拗的像個孩子,耄耋之年一次次滿載藥品,晝夜兼程。 重溫壯舉,感動依舊 沒有領導講話,也無須濃墨重彩的接見,9月3日,“吳殿華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河北會堂舉行。從親人到與他共事的醫生,從主持人到熟悉他的媒體人,每一段發言都聲情并茂,引來唏噓感嘆。 主人公、冀州市職工醫院院長吳殿華最后一個出場。經歷過無數驚心動魄救災場面的吳殿華,在后臺顯得有些緊張,一遍遍“溫稿”,似乎是面對什么大場面。盡管他多次被國家領導人接見,可面對家鄉的普通干部和學生,他卻有些局促。這就是他的本色,低調做人、兢兢業業、一絲不茍。 行醫65年的吳殿華,人生既平實又波瀾壯闊,走上前廳,娓娓道來。他不但醫術精良,更用赤膽情懷感染著每一個人。從上世紀的邢臺到唐山地震,從汶川到玉樹,從內蒙古極寒災難到河北淶水洪澇災害,從雅安到舟曲,吳殿華總是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 在現場為了救治傷員,他曾通宵達旦,有時累得幾近昏厥,但看到傷員一個個抬進來,災難帶給他們無以復加的傷痛,使他無暇顧及更多,定定神,稍作休整繼續工作。在他的口袋里,治療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和胃病的藥物一應俱全,他常常轉過身去,在沒人注意的時候,找出幾粒藥,悄悄服下。 在吳殿華身上,最動人的還是上世紀60年代“割皮取骨”救患者的故事。那個叫孔秀玲的老人,如今我們已經無法見到了,但吳殿華說,他還常常想起她,因為他們有著“骨肉親情”。那場面,自己終生難忘: 躺在手術臺上的孔秀玲,偷偷看見主治大夫在鑿自己的骨頭,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感激的淚水奪眶而出。時間不長,吳殿華從自己右側髂骨上取下大小五塊鮮骨,盡快地包扎了傷口。取骨手術一結束,又迅速地將一塊塊鮮骨移植到孔秀玲的身上,這時自己腿上的鮮血已經滲透了繃帶,把褲腿都染紅了,患者孔秀玲的眼淚早已濕透了毛巾。 醫科學子:受益終生 400位聽眾中,有不少來自于省會衛生系統和河北醫科大學臨床專業的學生,感動的氣氛彌漫著整個報告廳。一位女大夫從最初熱烈回應掌聲,到后來竟忘記了鼓掌,任由淚水在臉上流淌。 醫科大學臨床專業大五的學生劉洪澤邊聽邊寫著筆記。在省二院實習的他對醫患關系有了基本認識,他告訴記者,他選擇學醫,以前覺得醫生這個職業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很光鮮,層次高。聽了吳殿華院長的事跡,他尤為震撼,甚至有點不可思議,他們這一代和“吳大夫那個年代”有代溝,但吳大夫高尚的醫德深深打動了他。 另一名臨床專業的學生歡歡稱,報告猶如巨流“滌蕩著自己的心靈”。在她眼里,吳殿華大夫是無法超越的榜樣,但自己會從小事做起,在今后的崗位上規范自己的行為,決不給“醫者”丟臉。說完,她急不可耐地跑到臺上,與剛剛謝完幕的吳殿華大夫合影。 一個基層醫者的人性光輝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只因我對這個職業愛得深沉。”這是主持人形容吳殿華的一句話,這話用在吳老身上的確很貼切。 被譽為“救災專業戶”的吳殿華常說“災情就是命令”,他會用不容商量的口吻分別對幾個兒子下命令,讓他們有的出司機,有的準備藥品和物資,最短時間內做好準備出發。他不止一次地說,“只要國家需要、人民需要,只要我還能走得動,就一定沖上去。哪怕救一個人,我心里也踏實!” 這決不是什么高調,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采訪中被問及“究竟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撐著您,在災難面前會那樣奮不顧身?”吳殿華總說:“是呀,那我圖什么?我說,我得踐行醫者的使命,我就圖個良心能安。我是個醫生,是個老黨員,是一個農家窮孩子,能有今天,是黨和國家培養了我,我只有全心全意地回報國家、回報社會。”信哉,斯言!名和利,對于一個年近八旬的老人來說沒什么重要了,一句簡單的“圖個良心能安”,就夠好多人學一輩子!意志是石擦出希望之火,希望是火,照亮人生之路。將來要成為醫者的學子們,也許,他們將來會一直記起這位大愛仁醫,他的精神曾燭照他們的人生之路。(記者 張偉亞) |
關鍵詞:吳殿華,先進事跡,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