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間堅持群眾路線紀實
1983年,時任中共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大街上聽取來訪群眾的意見。
1983年8月9日,時任中共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輕車簡從到田間地頭查看棉花生產情況。
1983年,時任中共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同趙村群眾交談。 “總書記來了”,“總書記好”。當習近平總書記輕車簡從來到正定縣塔元莊村,村民們紛紛圍了上來,大聲招呼著。 “老書記好!”——一聲問候從人群中傳來,總書記轉過身來,微笑著把手伸向這位群眾。 7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我省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期間來到塔元莊村看望干部群眾。 “老書記”——一個再樸素不過的詞語,在總書記與當地干部群眾心里卻有著更深的含義,充滿著信任和深情。總書記是正定人民熟悉、崇敬的“老書記”。30多年前,他來到這里,同鄉親們一起打拼。在正定工作期間,他先后擔任縣委副書記、縣委書記,與正定縣委“一班人”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為正定發展謀劃了戰略,理清了思路,打下了基礎,也以“平民書記”的風范同這里的干部群眾建立了深厚感情。 “想起當年天天和同志們在一起,一起聊、一起想、一起干,對鄉親們的喜怒哀樂都有直接的了解和感受。”總書記說,“觸景生情、浮想聯翩,在正定的往事像電影一樣歷歷在目。” 騎車下鄉、街頭接訪、圪蹴著吃飯、與群眾促膝談心……總書記當年在正定工作的一幕幕畫面,此時此刻同樣也在當地干部群眾腦海中重現。 近日,記者來到古城正定,沿著“老書記”當年的“群眾路線”,重上塔元莊,遍訪老干部,夜宿百姓家,人們拿出一張張照片,打開一封封書信,充滿感情地講述一個個“故事”……我們發現總書記心中“不尋常的3年、非同一般的3年”,同樣是正定干部群眾一直珍藏在心中的一段難忘歲月。我們懂得,人們鉤沉起的不僅僅是一段關于往事的記憶,他們稱贊的是一種艱苦奮斗的精神,珍視的是一種水乳交融的情感,記著的是一種腳踏實地的作風。 “當年天天和同志們在一起,一起聊、一起想、一起干,對鄉親們的喜怒哀樂都有直接的了解和感受,是很接地氣的”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是來聽大家的,看看鄉親們,接接地氣。”塔元莊村黨支部書記尹小平向記者這樣描述了7月11日總書記召開座談會時的場景:“幾張方桌、幾把條凳,坐得很隨便,聊得很熱烈。”那感覺就如同30多年前一次尋常下鄉座談。 熟悉的場景,親切的話語。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次塔元莊之行又讓當地干部群眾想起當年那個與大家“一塊干、一塊過”,“很接地氣”的年輕縣委書記—— 1982年仲春時節,在中央軍委辦公廳工作的習近平,主動放棄北京的優越條件,來到正定縣任縣委副書記。當時的正定縣是一個有名的“高產窮縣”,1981年人均收入不到150元。 清華大學畢業生、中央機關干部——剛開始,當地干部群眾對這個從上面下來的年輕縣委副書記將信將疑。然而,顧慮很快就打消了。 “樸實低調、親和務實”——回想當年習近平留給正定干部群眾的印象,時任正定縣委辦公室資料組組長的王志敏回憶說。穿著褪色的舊軍裝、背一個軍用挎包,住在辦公室,吃在大食堂,和大家一起排隊打飯,一起在院子里圪蹴著吃飯聊天,與當地百姓拉家常、問寒暖,不講排場、沒有架子,這位年輕的縣委領導很快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近平同志來正定工作,沒有迎送之儀。當時縣委安排了一間平房作為他的辦公室兼宿舍。”時任正定縣副縣長的何玉回憶當年的場景仿佛歷歷在目,“一張三屜桌、一個文件櫥、一把椅子、幾個方凳,兩個條凳支一塊木板就是床,床上鋪一條滿是補丁的舊褥子。老房子泛潮,天晴時,近平同志曬褥子,機關干部都好奇地數,究竟有多少補丁,誰也沒有肯定答案。” 當時在縣委辦公室工作的一位干事說,他愛人曾幫近平同志拆洗過一次褥子,其實那不是補丁,做褥子的布料本身就是用舊衣服拼接成的。他想買一塊布料讓愛人做條新的,習近平拒絕了,“不用了,這褥子挺好的。” “當時我們吃飯就在食堂外的大樹下,大家買了飯圍坐在一起吃,沒有凳子就圪蹴著吃。‘圪蹴’是方言,就是蹲著。”時任正定縣長的程寶懷回憶說,近平同志來后也加入了這個行列,還總結這樣吃飯的幾個好處:一是邊吃邊聊,跟開座談會差不多,二是可以互相監督,三是可以不搞特殊。不搞特殊,是習近平一貫堅持的一個原則。當時縣委大院只有一個食堂,按點開飯,排隊購買,過時不候,無論當縣委副書記還是擔任縣委書記,習近平從不開小灶,有時開會晚了,就來兩個涼饅頭,加一塊鹵豆腐。 |
關鍵詞:習近平,正定,群眾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