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把火”點燃村民幸福生活 黃土路變寬闊街道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溫江林4年燒出“四把火”,剛上任的第一把火便是拓寬街道,黃土地變水泥馬路,從此村民的生活“越燒越旺”;第二把火是修建“掛云山劇場”,讓村里的娛樂設施跟得上村民的生活條件;第三把火給村里“燒”來了休閑公園福澤園和衛生室;溫江林多出的這第四把火不僅有利于三裕村,對井陘縣乃至石家莊市也是一大“義舉”,那就是今年3月份開始動工修建的“掛云山六壯士烈士陵園”。 溫江林,1963年4月14日出生在井陘縣威州鎮三峪村,1986年入黨,2009年被選為三峪村黨支部書記。他用不到4年的時間,讓三裕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泥濘黃土路變寬闊主街道 “當初我們村是出了名的貧困村,窮??!別的不說,本村女孩兒都使勁兒往外嫁,其他村女孩更不敢來,我們村那時就是一個光棍村?,F在,我們是‘有了梧桐捉鳳凰’,不怕了。”李大娘笑呵呵地說,這些變化都是從2009年溫江林上任村支書開始的。 溫江林上任不久的一個大舉動,讓村里人刮目相看。那時,三峪村只有一條主街道,還是彎彎曲曲的土路,寬度不足1.5米,有風塵土滿天,下雨一路泥濘。而溫江林一上來就提出要在村里修建幾條水泥路,并且路要寬,要能通大車。“村民的收入只靠家里的幾畝地是不行的,要想富,必須向外看,而要向外看,就得先把路修好。”溫江林領著村委會幾位骨干,不分晝夜地研究如何將道路拓寬。但拓寬馬路,首先面臨的棘手問題是如何讓沿街居民愿意讓出部分住宅用地給馬路。據統計,拓寬馬路過程中涉及民宅共計有51家,這在只有300多戶的三峪村是一個不小的工程。為此,溫江林組織幾位村干部挨家挨戶去找村民做思想工作。 征得村民同意后,另一個問題又擺在眼前,從哪兒來錢修路?當時三峪村由于經濟發展落后,村委會的賬上并沒有多少錢,并且還有50萬元的債務。無奈之下,溫江林找到與自己有相同志向的村治保主任康樹成,兩人合計,決定先自掏腰包補貼馬路拓寬中房屋受損的農戶。在博取農戶支持后,他又三番四次到縣里申請資金。最終從縣里審批了幾十萬元,道路修建工作才得以實施。 而這條寬約6米的大馬路建成后不久,村民就看到了顯著變化。坐在電瓶車上的康叔指著馬路說:“有了這條大馬路,我們村也通公交車了,進城一方便,外出打工的人也就多起來。你看路上來回開過的這些電瓶車、大型運輸車,在以前可都是看都看不著的。” |
關鍵詞:基層,干部,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