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王士珍故居變飯店留下的疑問 古城風貌堪憂
從2010年正定王士珍故居將變身飯店的消息傳出,到現在“王家大院”的紅紅火火,幾年來,社會公眾對此議論紛紛,頗多不解。作為中國近現代史上曾留下一筆的人物,王士珍故居理應得到更為妥善的保護,通過故居遺留下來的痕跡和氛圍,當代的人們或可輕松走近歷史,體察民國獨有的滄桑風貌。這樣的路徑,與花費巨額財政資金重修文物古建以追慕歷史的做法相比,其實是最直接、也最便捷的選擇。 在記者的采訪中,正定相關人士都會強調一個現象,即重修前的王士珍故居破破爛爛,已經“不像個樣子”了。言下之意,將故居改建成飯店倒是值得贊美的功德之舉了。這樣的理解在正定有一定市場,甚至一些文保人士也這樣認為,在他們眼中,文物古建破破爛爛就需要修整,似乎只有簇新的東西才“像個樣子”。為了“像個樣子”,不惜大興土木,大修特修,即便改變文物用途,也在所不惜。 8月14日、15日,石家莊市召開城鄉規劃委員會第十次會議。規委會審議并原則通過“正定古城整體格局與風貌規劃”和“正定古城南部控規性詳細規劃”等。按照規劃,正定將用3年時間恢復古城“千年古郡、北方雄鎮”的歷史風貌格局。恢復古城風貌,意味著大筆財政資金的投入。不過,從王士珍故居的保護情況看,未來的恢復古城風貌,若不切實解決好文物保護和文物利用的關系,則古城風貌堪憂。 綜合記者持續多日的采訪,有以下疑問待解。 一問 正定縣將文保單位承包出去,用于商業經營,程序是否合法? 按照有關當事人的說法,修繕投資人與正定縣簽訂了30年的使用合同。問題是,這種適用于一般物業的合同是否同樣適用于文保單位,顯然是存疑的。另外,縣級文保部門同意承包文物古建,是否已向上一級文保部門申報備案?記者曾就此咨詢石家莊市文物局,有關人士表示“肯定征得了市局的同意”,不過未作具體說明。 依據文物法相關規定,“基本建設、旅游發展必須遵守文物保護工作的方針,其活動不得對文物造成損害”。目前王士珍故居重修以后,確實不再破破爛爛,而且,從內部的結構、房舍的布置,乃至介紹的文字等細節看,也確實能夠看出建設者是用了很多心思的,只是,這樣的“匠心”,并不足以抵償商業運營對文物造成的改變。 文物法還規定,“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不得轉讓、抵押。建立博物館、保管所或者辟為參觀游覽場所的國有文物保護單位,不得作為企業資產經營”。就記者所知,正定王士珍故居目前已經是兩次轉包,目前的經營者并不是與正定縣簽訂使用合同的人,而是從其他人手里轉包而來。 盡管目前的文物法并沒有明確禁止文保單位的利用,可也沒有明確表示可以隨意移作他用。畢竟,保護歷史遺留下的痕跡才是文物保護的正途和歸宿。 二問 作為商業用途的文保單位,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保護職責如何體現? 記者此前確曾看見過“王家大院”的縣級文保單位石碑,然而,其后卻再也看不到了,只有在王家大院路南的“雙節祠”,還有文保單位的字樣。那么,石碑究竟去了哪里?這是不是意味著,沒有了石碑,縣級文保單位的名號也不復存在? 此前,正定有關部門明確告訴記者,王士珍故居的文物價值“主要體現在雙節祠”,大院破敗不堪。那么,既然雙節祠文物價值高,有慈禧太后頒發的匾額,其保護狀況是不是更好一些?也不盡然,目前的“雙節祠”一樣處于保護缺位的狀態,一直緊閉門戶,一般民眾無從得見真容。對此,明清史專家、《王士珍傳》作者彭秀良表示,之所以修復王家大院,卻對雙節祠不聞不問,只是因為雙節祠無利可圖。 作為地方文保部門,有責任保護好轄區內的文保單位。文物法規定,“對危害文物保護單位安全、破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風貌的建筑物、構筑物,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及時調查處理,必要時,對該建筑物、構筑物予以拆遷”。不知道正定縣文保部門的保護責任究竟體現在哪里?“文物的保護需要注重整體性風貌,建議將王士珍故居周圍的一些遮擋建筑拆掉,和王氏雙節祠構成一個保護的整體。”彭秀良說,河北保存下來的民國時期的建筑為數不多,所以更應該將王士珍故居和王氏雙節祠整體保護起來。“現在很多人并不知道家祠的意義,而文化就是通過一些儀式傳承下來的。” 三問 保護文保單位,是不是只能采取功利性的商業化辦法? 正定縣文物眾多,保護資金匱乏也是實情。不過,保護資金缺乏也是國內很多地方的通病,并不僅僅是正定一地如此。而保護文物,也不僅僅只有通向商業化一條路。 王家大院可以做飯店,也完全可以建成民國風范的博物館。此前,記者采訪時任正定縣文物局長的肖建科時,他曾談到,當時重修的初衷確實是建設博物館,不知道后來怎么就變成了飯店。“只有保存好現有的文物,才能保存下來歷史的厚重感,而不是仿建文物。”在彭秀良看來,正定并沒有挖掘出深厚的文化資源,沒有形成一定的品牌效應。“北洋政府時期屬于歷史上眼花繚亂的時期,當地完全可以依托王士珍這位歷史名人,梳理北洋時期的歷史,作為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一種歷史文化展示。” 石家莊市社科院研究員梁勇認為,恢復古城風貌的建筑,不意味著要將城市里的文物“死”保護起來,文物可以“活”起來,但保護好原汁原味的歷史風貌是前提。他強調:“在制定古城規劃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進行公示,汲取群眾的意見,恢復原生態建筑格局,不要給城市的建設留下敗筆。” 梁勇談到,比如臨濟寺周邊,原來就有若干座古典建筑,開元寺以北設有“繡女局”,專事紡紗織錦等,恢復古城風貌一定要對歷史研究透徹,按照歷史格局恢復面貌。“正定歷史上的名人很多,需要將這些都納入到古城保護的規劃中來,打造歷史文化名城。” 正定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完全可以同山西平遙、云南麗江相媲美,但正定的知名度和歷史文化資源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卻遠遠不如人家。這其中,商業運營的差距固然是一個原因,而古城整體風貌的缺失,不能不說是導致落差的根源所在。眼下,正值正定古城啟動恢復歷史風貌的關鍵時期,如何切實保護好文物,值得認真思考。 |
關鍵詞:王士珍故居,文保,王家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