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經濟圈生變:河北不愿再做京津米袋子菜籃子
期待已久的《首都經濟圈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終于收尾,雖然并無出臺的具體時間表,但8月11日,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綜合處處長楊蔭凱在河北省靈壽縣縣域新型城鎮化路徑暨生態經濟發展研討會上向經濟觀察報透露,規劃出臺正進入加速度。 十年前,有關京津冀一體化的規劃就開始納入國家發改委的工作。2004年11月,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編制正式啟動。但因京津冀三地分歧,規劃遲遲未能出臺。隨后,突出北京核心地位的首都經濟圈概念出現在2011年版的國家“十二五”規劃當中。 新的首都經濟圈規劃,一個重要功能是為了解決“環京津貧困帶”問題。為此,今年的3月和5月,河北省分別與北京和天津市簽署了區域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深化合作,著力打造首都經濟圈,加快區域一體化進程,共促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經濟觀察報接觸的區域經濟專家透露,年底或將出臺的《首都經濟圈發展規劃》重新定義了產業升級,平衡了此前京津冀三地關于產業定位的分歧。河北不愿意再做北京的“米袋子”和“菜籃子”,他們也要參與圈內的產業競爭。 環京區縣脫困路徑 “環京津貧困帶”是亞洲開發銀行在2005年調研之后提出的概念——河北省環繞京津的區域有24個貧困縣涉及200多萬貧困人口。令人驚訝的是,這片區域與中國西部地區最貧困的“三西地區”相比,處在同一發展水平,有的指標甚至更低。 位于北京天安門正南50公里的河北省固安縣,正處于這個貧困帶上。雖然緊挨首都,但當時的固安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釣具、腸衣、濾芯和塑料是支撐縣域工業的“四大金剛”。2001年,全縣財政收入只有9000多萬元,連發放公教人員工資都捉襟見肘。 與環繞北京的其它河北省區縣一樣,誰都不愿意抱著首都的金飯碗受窮,都在想著法子突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三河市的燕郊鎮,因為有許多國家部委直屬單位的遷入而率先突圍。如今的燕郊已成功“脫困”,并成長為一個近40萬人口的北京東衛星城。 但固安并沒有這樣的先天優勢,突圍的路徑選擇也與燕郊不同。2002年6月28日,固安工業園區奠基,并且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嘗試——采取“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開發建設方式。這一市場化模式在當時的中國并不多見。“政府大膽放手,這也是形勢逼出來的唯一選擇。”廊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時任固安縣委書記的畢曉明回憶說。形勢逼出了成績:過去十年,固安縣財政收入增長20倍,項目總投資增長50倍,年均增速位居廊坊十個縣市區之首。 十年來,固安縣域經濟發展迅速。當地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GDP完成92.7億元、財政收入19.38億元,分別比2007年增長121.8%和735.3%。固安作為首都的衛星城,也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產業升級之路。 固安的“脫困”得益于京津冀一體化。固安工業園區建區之初,就看準了北京產業轉移的趨勢,歷時三年投入3000多萬元,聘請了8個國家30多位頂級專家完成了工業園區的規劃設計。而這一投入相當于當年固安縣一年財政總收入的1/3。 正因為有了如此超前的產業規劃,通過專業招商、服務創新,使得固安形成了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和汽車零部件三大產業集群。擁有了一大批行業龍頭企業,由農業大縣轉變為工業強縣,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產業升級樣本 但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并非唯一路徑。環境污染、產能過剩等問題,也讓京津冀三地意識到了產業升級的必要性。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提出了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河北省政策研究室首席研究員馬建章表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 從京津冀都市圈規劃到首都經濟圈規劃,編制工作難度之所以大,原因在于京津冀三地雖有合作意愿,但各自需求仍有不同。三地各有算盤,分歧由來已久。在多次的規劃中,河北僅被定位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籃子”。 河北省顯然不只是想做“米袋子”和“菜籃子”,他們也需要參與圈內的產業競爭。以產業結構而言,京津冀三地都形成了鋼鐵、化工、建材、電力、重型機械、汽車等傳統支柱產業,而今又在競相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制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 行政體制的束縛也一直是河北省參與京津冀一體化的瓶頸。以交通為例,河北省目前與京津還處于“對而不接、近而不通、通而不暢”的狀態,這直接影響相互之間分工合作。而首都經濟圈規劃將取消圈內的行政關卡、收費關卡等跨區障礙。 因此,重新定位三地的產業結構變得尤為重要。馬建章表示,京津冀產業結構總的方向應當是謀求和形成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優勢、天津先進制造業優勢和河北資源及傳統產業優勢之間的鏈接機制和互補效應。 馬建章希望首都經濟圈規劃中,河北的產業升級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促進產業轉移;二是以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三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此,河北才能借助京津輻射,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發揮基礎優勢發展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 事實上,這已經成為河北省地方政府的共識。2010年河北省提出了建設環首都綠色經濟圈的設想,產業升級也是這一設想的路徑之一。就連遠離首都經濟圈核心的石家莊市靈壽縣,也希望“在產業發展中,選擇高科技產業,減少環境污染”。 比如固安在2013年就邀請麥肯錫重新梳理了產業結構,重筑產業生態系統,目的是希望“固安制造”向“固安智造”和“固安創新”全面升級。 除了三大現有產業集群,固安縣還謀劃了航天、生物醫藥、新一代平板顯示、節能環保、臨空五大戰略新興產業集群,金融、電子商務結算與現代物流兩大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集群。固安冀望到2020年,打造1500億產值的中國北方“產業高地”。 其中,5月17日開園的固安肽谷,成為河北省產業升級中發展生物醫藥新興產業的排頭兵。博雅干細胞集團、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北京博輝瑞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美國華人生物醫藥科技協會(CBA)等六個項目的入園拉開了固安產業升級的序幕。 首都經濟圈新門戶 固安的產業升級想象源自大環境的變化。2012年,北京新機場(也稱首都第二機場)確定選址與固安縣一河之隔的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境內,大興區南各莊與河北廊坊市廣陽區白家務接壤處。這一選址地處首都經濟圈的核心,方便機場輻射京津冀三地。 北京新機場的落戶使得這一區域成為首都經濟圈的新門戶。中國民航大學綜合交通研究所所長歐陽杰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就說,北京新機場經濟發展應成為引領京津冀地區區域經濟增長的引擎之一;其航空城模式也應成為區域空間結構優化的契機。 早在2009年,廊坊市就已總體規劃開發建設100平方公里的臨空經濟區,共涉及廊坊市廣陽、永清和固安三縣(區)。如今這一規劃已被上升為河北省發展戰略。而在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首都新航城”的標牌也被立了起來。 歐陽杰認為,從區域宏觀層面來看,新機場作為服務于首都經濟圈的重大基礎設施,應體現出“區域共贏”原則,既能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能實現區域機場體系、區域交通體系和區域空間結構的優化升級,還能帶動區域內的產業升級。 這讓固安縣的產業升級有了更大的底氣。依靠空港經濟和他們選擇了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制造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未來十年固安產業升級的最強勁引擎。其中,肽谷生命科學園就是其全力打造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產業的載體。“國內很多發達地區都選擇了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推動區域經濟升級的突破口。”固安縣委書記薛永純說,上海張江、蘇州生物納米園、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等,都已在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方面先行一步,成為區域經濟競爭的領跑者。《中國產業升級研究報告》的參與者、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說,固安肽谷或將成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區域產業升級的全新范例。其在產業升級方面的有益探索,意義已遠超搶占生物醫藥制高點、促進區域經濟迅速壯大本身。“北京有多發達,河北就有多落后”,這顯然是首都經濟圈需要打破的魔咒。 |
關鍵詞:首都經濟圈,脫困,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