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中歐光伏戰時代 河北省光伏產能過剩陰云壓頂
“中歐光伏戰”已經隨著價格承諾協議的達成而成為過去,光伏業開始“休養生息”。然而,本報記者近日采訪我省多家光伏企業發現,產能過剩的陰云很難隨著“中歐光伏戰”的結束而散去。由于供過于求,目前我省約4/5的光伏生產企業處于停產狀態,開工的企業中也只有部分是滿負荷生產。更值得注意的是,我省50多家光伏企業中,僅有英利、晶龍、巨力3家可獲得中歐價格承諾中對歐洲市場的出口配額,這意味著絕大部分失去了歐洲市場。“后中歐光伏戰”時代,產能過剩的光伏產業將走向何方? 現狀大部分光伏企業仍停工 全省50余家光伏企業中,現在開工生產的只有10來家,滿開工的更少,大部分是間歇式開工的。 “現在涿鹿那邊300多臺做單晶硅的爐子都停著呢。”在采訪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坦言,來自歐洲市場的“停戰”消息,對于我省大多數光伏企業、尤其是小企業來說,并沒有太大意義。 在我國與歐盟達成的價格承諾協議中,我國94家光伏企業對對歐盟出口硅片、電池、組件可免征反傾銷稅,不過于此相應的,對我國出口產品的價格和數量均有限定———光伏出口價格最低限度為0.56歐元/瓦,每年的出口總量不得超過7吉瓦(700萬千瓦)。超過上述配額或低于承諾價格的部分,仍將被征收47.6%的反傾銷稅率,這項協議的有效期到2015年底。 而河北省信息產業與信息化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劉獻社表示,我省大部分光伏企業處于停工狀態,其根本原因是產能過剩、供過于求,昔日最大出口市場僅僅7吉瓦的配額無法解決這一根本問題。“7吉瓦的配額”到底是個什么概念?劉獻社解釋說,我省共計50余家光伏企業,電池和組件的總產能即達到6吉瓦左右。在前幾年光伏市場良好時,其中的絕大部分產品都出口到了歐盟。而現在,7吉瓦的配額是全國93家企業分(94家參與對歐談判的企業中,有一家并未簽署價格承諾協議),其中河北企業僅占到3家,分別是兩大光伏巨頭晶澳、英利和規模稍小的巨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這意味著,我省其余40多家中小企業都無法獲得對歐出口配額,面臨著失去最大市場的困境。“(全省50余家光伏企業中)現在開工生產的只有10來家,滿開工的更少,大部分是間歇式開工的。”劉獻社說,目前只有晶龍和英利這樣的大型企業能夠基本實現滿開工,即使是巨力、光為這樣的第二梯隊也受限于訂單和成本,難以開足馬力生產。 原因產能過剩痼疾難消 產能過剩都已經成為一道纏繞在光伏行業頭上的“緊箍咒”。 目前,全球市場承載量僅為20吉瓦左右,而我國光伏產品年產量已達35吉瓦,意味著超過1/3的產品無處可賣。 不論是對于全國還是河北,產能過剩都已經成為一道纏繞在光伏行業頭上的“緊箍咒”,制約著這一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回首我省光伏產能過剩的原因,上述業內人士說:“2009到2010年那陣,光伏上得太多了。” 從2009年開始,我國開始大規模發展光伏,到2013年,我國光伏產能已占全球80%,而河北光伏產業規模全國排名第二。規模的急速擴張超過了市場需求,目前,全球市場承載量僅為20吉瓦左右,而我國光伏產品年產量已達35吉瓦,意味著超過1/3的產品無處可賣。“我們就是2010年市場最好的那時候建廠的,”保定某光伏企業負責人承認,而現在,企業也面臨著部分開工的窘境。這位負責人稱,該企業的開工率能達到70%。 然而,大多數在產企業的開工率遠達不到這個數字。 企業開工率低,除了訂單少,還有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成本控制。這是產能過剩造成的另一個后果———行業內產品同質化嚴重,不正當低價競爭策略,從而造成產品價格下降,甚至逼近成本線。 巨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人士說,在價格最高的時候,光伏組件的價格達到過每瓦20元,而現在直線下降到只有4元多。“這種市場價,要是單論產品的成本,企業還能有一點兒利潤,但是算上人力、設備折舊等等運營成本,這點兒利潤也難保了。”因此,大多數能接到訂單的廠家也在小心翼翼地控制成本,超過一定生產數量反而會產生虧損,這也是廠家開工率不足的一大原因。 同時,業內人士還表示了對我省光伏行業結構的擔憂。雖然河北光伏產業規模排名全國第二,但是其結構特點類似“蘋果核”,“兩頭大、中間小”。前端是英利和晶龍兩大集團為主,后端是少部分中小企業,尚未形成產業群。以目前的市場情況,前端企業還有競爭力,但中后端企業恐難以支撐。 說法大企業“好過冬”? 自價格承諾協議達成以來,7吉瓦的配額如何在93家企業中分配,在業界一直爭論不休。但不論是哪一種配比、哪一種解釋方法,都可以看出,在數量有限的前提下,“配額制”明顯利好大型企業。 對于晶龍和英利這樣的大企業來說,“后中歐光伏戰”時代或許還可將部分希望寄于歐盟市場。 自價格承諾協議達成以來,7吉瓦的配額如何在93家企業中分配,在業界一直爭論不休。在采訪中,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晶龍集團旗下在美上市公司)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關于配額的分配有兩種說法:“6:3:1”和“6.5:2.5:1”,后者是最新說法。 關于這一比例,目前業內有兩種解釋。以“6.5:2.5:1”為例,一說是將配額的65%按照企業出口比例分配,25%分配給36家參與抗辯的大企業,10%分配給小企業。另一種說法是將65%的配額分配給大企業,25%分配給小企業,另外10%由機電商會機動分配。 但不論是哪一種配比、哪一種解釋方法,都可以看出,在數量有限的前提下,“配額制”明顯利好大型企業,包括我省的英利和晶龍兩大集團。 然而,即使是希望,也僅是“部分”。對于大型企業而言,配額量很難吃飽。以英利為例,英利去年出貨量2.3吉瓦左右,其中62%出口至歐盟,約為1.45吉瓦。即使能夠拿到10%的份額,也僅有0.7吉瓦,不足去年歐盟出口量的1/2。 況且,價格承諾協議的“雙限定”也對大企業有所限制,除了限量,還限了價。不低于0.56歐元/瓦的價格雖然與歐洲本土產品價格持平,但是對于亞洲其他國家出口歐洲光伏產品,中國產品已經高出0.1歐元左右,占據競爭劣勢。 “如果只限價不限量,或者只限量不限價,大企業都能憑借自身優勢去出口競爭,但現在等于兩只手都被捆住然后去跟歐洲市場上的產品競爭。”對于歐洲市場的未來,企業人士并不樂觀。 在這種情況下,開辟新興市場和國內市場成為當務之急,不論企業規模大小。 突圍國內市場成戰略重點 2013年至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在1000萬千瓦(10吉瓦)左右。 很多排名靠前的光伏企業都在努力擺脫“歐盟依賴癥”,力圖將戰略重點放到國內來。 “你問所有企業,所有企業都會說正在做兩件事:一是降低成本、提高電池轉換率,二就是(在國內)做電站。去下游做電站,不光可以發電盈利,更重要的是給電池和組件找一個銷路。” 這是我省一位中型企業負責人對于企業目前戰略決策的解釋。在他看來,開辟除了歐盟外的新興市場,不如做國內市場來得實際。 在此前,中國光伏產品的出口比例基本是70%出口到歐洲,10%出口到美國,20%出口到其他國家或者在國內消化。目前情況是,歐洲市場受阻,美國本土資源充足,對光伏發電需求不旺盛。而其他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國家,如非洲對光伏發電“用不起”,中東則無大量需求。因此,國內消化成為首選。 對這一點,中國政府的支持態度也十分明確。7月15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稱,到2015年,中國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3500萬千瓦(35吉瓦)以上,2013年至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在1000萬千瓦(10吉瓦)左右。 這每年新增的10吉瓦裝機,無異于給光伏企業一記“強心針”,如果能夠順利實施,將超過每年歐盟市場7吉瓦的配額總量,對光伏企業的意義不容小視。 于此相對應的,很多排名靠前的光伏企業都在努力擺脫“歐盟依賴癥”,力圖將戰略重點放到國內來。英利集團是國內最大對歐出口企業,而英利人士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英利計劃把此前只占總銷量3%-5%的國內市場擴大10倍以上,力爭到今年底,使國內市場接近出口市場份額。 除了設定戰略目標,我國政府也在加緊解決阻礙光伏發電在進入國內大規模應用的一些實際技術問題,比如光伏電價補貼問題,光伏發電并網問題等等。“以前歐洲市場好的時候,根本沒時間在國內建電站,賣電池和組件就足夠賺錢了。但是現在必須重視電站了,電站比產品利潤要大一些。”上述中型企業負責人一語道破天機。 據了解,大型地面電站項目頗受光伏企業青睞,同時,很多企業也儲備了分布式發電項目,在等待補貼政策落地。 根據最新消息,預計今年國內全年裝機量在8.5吉瓦左右,其中地面電站5吉瓦,金太陽項目2吉瓦,分布式1.5吉瓦左右。雖然可能無法達到10吉瓦的預期,但數量也已相當可觀。(記者 付薇) |
關鍵詞:光伏企業,市場,出口,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