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熱”是我們自己帶來的
今年的7月和8月,國內多地都以多項“高溫之最”的歷史新紀錄載入各自的氣象史。應該想一想,有多少熱是我們人類、我們的城市布局、我們的生活形態帶來的?”上海市氣象科學研究所所長談建國14日在接受采訪時說。 百年不遇的極端高溫,根源是異常的大氣環流形勢。但是,城市形態下的“人為熱”,也起到了一定的“增溫疊加”效應。城市由于其高樓林立的形態,在城市大氣與外面的“自由大氣”之間形成了一個邊界層和“冠層”,像蓋了一個鍋蓋,也像“加了一件貼心小棉襖和一件風衣”。鍋里燒水,蓋子掀不開,水就容易開。城市也一樣。城市這個“鍋”里,粗粗一算,起碼有3種“熱”: 一是水泥森林里的“窩里熱”。植被、農田、水泥地面等不同下墊面,其對太陽熱量的吸收和反射率大有不同。城市中水泥地面多,“儲熱”量高,水面積相對有限,隨水分蒸發帶走的熱量少,再加上能量在城市建筑物間可多次反射,形成“捕獲”效應,便“窩在里面”了。 二是人口密度高形成的“人群火爐子”效應。每個人都是一個“熱源”。人口一密集,人體“熱源”匯集,就成“人群火爐子”。 三是以空調等為代表的現代生活方式中的“排放熱”。按照能量平衡的原理,開啟空調,室內降溫,必然相應引起室外增溫。其它的用電、用氣、生產和顆粒物排放,都會產生一定的增溫效應。“城市本來就披著外衣透不過氣,如果說原本還是紗衣,加上這么些排放,紗衣的紗眼也給堵住了。” 無視城市“熱島效應”,固然不可取,但“妖魔化”這個熱島效應,也是不理性的。畢竟,城市化進程是一種必然趨勢。今后,應更多地在辯證的“取與舍”之間作出合理的選擇。最現實的就是讓城市的發展回歸生活的“源頭活水”。城市規劃和布局的優化,強化生態效應,絕不能停留在“風景畫”“明信片”的浮面效果上,而是要深入城市運行和市民生活的“肌理”中。城市綠化、房屋綠化、水景池塘,要與民眾的生活形態、生活情趣與樂趣打通。 面對高溫酷暑,每一個人,都不要只是一味地抱怨。人的生活,說到底就是感受與經歷。高溫成災,對每個人的心態和生活方式,都是一個考驗。應該懂得,心靜自然涼。 如今,都市人往往躲進空調房間,隔著玻璃面對驕陽,只會抱怨連連。空調依賴癥帶來的只能是耐熱缺乏癥,無法面對真實的溫度。談建國說,人其實需要一些“熱的鍛煉”,努力形成平穩的心態,在感受力上要有“足夠的彈性”。在客觀的氣溫之外,還有人的“心理感受溫度”。這個需要個人自己的調節,也需要社會的調節。對于社會邊緣和弱勢人群,需要加強社會救助的制度建設,有效調節這些人群的“心態溫度”。最終,讓整個社會“最合宜的溫度”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
關鍵詞:高溫,大氣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