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罰單:從奶企到紅印章還有多遠
發改委開出了中國反壟斷史上數額最大的一筆罰單,此次共向6家奶企罰款6.7億元。人們對發改委的及時出手興奮,更對下一張罰單將會降臨哪個行業而議論。水,電,天然氣,食用油,方便面……似乎都有可能。這些行業長期以來的種種做法令人憎惡,事實上,人們認為,“紅印章”為害市場和社會的現象其實更值得受罰。 遠的、陌生的不說,以更多人相對熟悉的中小學教輔圖書市場來說,其背后就深藏著“紅印章”的不少“貓膩”。為整治教輔圖書“過濫”、“過貴”,教育部等曾下發通知,要求以省為單位對中小學教輔材料進行評議,擇優選出若干套以目錄的形式推薦給本地區學校供學生選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教輔圖書市場。然而,圖書能否進入推薦目錄卻不是通過市場競爭,而是由地方教育部門壟斷。一些地方教育部門為保護本地出版集團的利益,竟和當地出版集團結成“利益聯盟”。教育部門利用手中權力,排斥教材所對應的原創出版社以及外省出版社的教輔圖書進入當地教育部門的推薦目錄。當地出版社和新華書店會“知恩圖報”,給教育部門一定比例的利潤返還。僅此一項,據業內匡算,每年就達上千萬元。 這樣的“鬧劇”,幾乎年年都在上演。筆者所知最新的一個典型例子是新華社7月28日的一篇報道:廣東省7月份剛剛推出2013年中小學教輔材料推薦目錄,其中本地出版社竟占95%以上,而絕大多數原創出版社的教輔圖書卻沒有進入目錄。即便占教材市場份額近七成的人教社,也僅有小學英語、高三數學兩科進入該省的教輔書目錄。 諸如此類的“紅印章”作惡,社會上給了它一個專業的名詞叫行政壟斷。相對正規的解釋,是說相關部門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或妨礙企業之間的合法競爭。從反壟斷的角度來講,自然競爭形成的商業壟斷應該反,利用行政權力干擾市場競爭而形成了事實上的壟斷,自然也應該反,這是邏輯性使然。“紅印章”作惡被輿論詬病已久。以前述的教輔圖書為例,業內人士就說,“過去發行靠市場競爭,得攻關市場,現在只能公關教育部門。”從“攻關”到“公關”,雖然只是一字之變,但透射出行業從業者多少辛酸與無奈。“紅印章”作惡的后果,其實遠不只這些。 必須看到,行政壟斷背后,常常存在著權力腐敗,卻很少受到查處。比如,前述的這一南方省份,當地出版社和新華書店會給教育部門返還的利潤,每年就達上千萬元,這些錢都流向了哪里?是否進入了私人腰包?誰來查清楚,并給公眾一個明白?同樣是教育圖書市場,不時出現一些地方教育部門被一些圖書出版機構“公關”,無視教材出版市場的自由競爭,違反教育部規定頂風違規換教材的事情。 |
關鍵詞:罰單,奶企,紅印章,反壟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