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上的曹妃甸:草根淘金者見證百年一夢
曹妃甸青林公路的修車人見證車流滾滾?!〉杂鸺选z
來自河北邢臺的劉漢曉聽說到曹妃甸能掙大錢,就開著一輛小貨車到曹妃甸流動補胎。 翟羽佳 攝
“快,來活計了!”耿秀鳳一手攥著剛賣一只輪胎所得的1560元人民幣,一手指向不遠處的大貨車,她的丈夫立刻推著多半人高的新輪胎沖進雨中。 耿秀鳳夫婦是河北灤南縣人,目前在曹妃甸青林公路旁經營一家輪胎修理店。這條公路一度是通往河北“第一經濟增長極”、“全世界最大工地”的唯一一條公路,許多像耿秀鳳夫婦一樣的“淘金者”因此獲益。 “最火的時候,門前的貨車排著長長的車龍,一眼望不到頭,每天來往的大車有幾千輛。”48歲的耿秀鳳,如此形容她眼中的曹妃甸和青林公路。她操著一口濃郁的唐山口音,樂于向外來者介紹家里的收成,比如一年可以賣五六千只新輪胎。這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她在丈夫的“緊急提示”下,將數量一下子降了10倍。 今年是曹妃甸開發建設的第十年。其前身是渤海灣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沙島,因唐太宗曹姓妃子病逝此地并建曹妃廟而得名。1919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曾提出在直隸灣建設“與紐約等大”港口的夢想,如今的曹妃甸總面積1943平方公里,相當于兩個香港、三個新加坡。截至目前,曹妃甸已累計填海造陸230平方公里,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 曹妃甸建設之初,各種大型車輛與來自天南地北的淘金者蜂擁而至,車身涂有“流動補胎”的農用車也穿行在川流不息的車流中。 2009年,耿秀鳳夫婦開始在青林公路“打游擊”流動補胎,后來掙了錢,才租下了這個店經營輪胎。在雨中,耿秀鳳一邊幫助丈夫給大車換輪胎,一邊與過往的貨車司機搭訕。“是曹妃甸的火旺人氣使我掙了錢。”耿秀鳳說。 耿秀鳳夫婦生意紅火的這幾年,正值妃曹甸區基礎設施完善和產業聚集階段。盛夏時節,中新網記者在曹妃甸采訪時,遇到多個和他們情況類似的修車人。 27歲的河北玉田縣小伙王健一個人在青林路上“跑單幫”。他自稱是曹妃甸修車補胎的“元老級”人物。 做了7年輪胎生意的王健說,這條路,每天都在開中國重型卡車的“展銷會”。在路上,不但有紅巖、中國重汽、大運等國產品牌,奔馳卡車、斯堪尼亞重卡、沃爾沃等國際品牌也時常出現。“干我們這行的很辛苦,但想到一年能掙十幾萬,也很快樂。”王健表示,每天一見到這些重卡就會興奮,因為曹妃甸是車輪拉來的,車輪就是財富。 與耿秀鳳夫婦和王健不同,劉漢曉至今還在“流動補胎”。記者見到他時已是晌午,他正蜷在小型貨車駕駛室的一角小憩。劉漢曉來自河北邢臺,原來在家鄉種田,掙不了幾個錢。后來聽說到曹妃甸能掙大錢,他就開著一輛小貨車到曹妃甸賣手藝。 劉漢曉說,在中國的其他地方,從來沒有見到過這么多的重卡。他現在每天可以補十幾個車胎,偶爾也賣出幾只新胎,一天能掙500多元,他很知足。 見證曹妃甸“車輪滾滾”的,不止這些補胎、賣胎的“草根一族”。在建設中的曹妃甸寶駿金融街采訪時,據投資方石家莊寶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介紹,確定項目前,該公司董事長董冷西曾帶領員工在青林公路調查車流,持續3天3夜。結果車流平均每天達8000多輛,正是從滾滾車流中,這位董事長看到了曹妃甸的發展前景。 2011年,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獲批,并被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今年1月,曹妃甸獲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現在,青林公路上每天依舊車輪滾滾,耿秀鳳、王健等草根的淘金夢仍在繼續。他們夢想在曹妃甸買一套房子,把根扎在曹妃甸。 |
關鍵詞:曹妃甸,草根,淘金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