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濕地:中國開發區里的“鳥類樂園”
登上木質的瞭望塔,大片蒲尾盡收眼底,各類鳥兒穿梭其中。炎炎夏日,曹大慶又和他的伙伴們舉起相機,頂著蚊蟲“偷襲”,多角度拍攝中國北方最大的濱海濕地——曹妃甸濕地的鳥類生活。 曹妃甸區濕地和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渤海灣的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這個中國沿海開發的最后一片處女地,在剛剛開始基礎設施建設的2005年就設立了保護區,避免開放開發對鳥類和野生動物的干擾。這片濕地位于海淡水交匯處,屬古河流三角洲海陸交接型和人工自然交叉性濱海濕地,保留了歷史長期發展演替形成的鹽生動植物生態系統、沼澤型動植物生態系統和水陸生動植物生態系統。 曹大慶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也是當地民間觀鳥愛鳥組織——曹妃甸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員。據介紹,曹妃甸是澳大利亞至西伯利亞鳥類遷徙的重要驛站和棲息場所,每年云集在此的鳥類有數十萬只,被國際濕地組織稱為“開發潛力巨大、不可多得的濕地保護區”。濕地內生物資源豐富,有野生植物63科164屬238種,鳥類17目52科307種。 曹大慶說,他喜歡觀鳥,經常呼朋引伴在曹妃甸濕地拍攝鳥類。在2010年,他曾連續一個多月跟蹤拍攝了名叫“黃葦鳽”鳥類的整個孵化過程。這些觀鳥人在追蹤、觀察鳥類的過程中,不約而同地愛上了它們,從此不再吃鳥。他們的圖片作品被廣泛展覽,警示教育臨近居民愛護、保護曹妃甸濕地鳥類。如今,當地居民掏鳥蛋、捕殺鳥類的情況大為減少。 據曹妃甸區濕地和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高叢平介紹,2013年春季,管理處完成恢復濕地面積2萬畝。管理處每天會派出十余人負責巡查、巡護、救護濕地鳥類工作。據統計,僅2012年,管理處共出動巡護人員1800余人次,解救多種受災鳥類1000余只。 高叢平說,治療喂養受傷鳥類,是管理處一項重要的工作,最多時管理處喂養的各種救護鳥類達數百只。目前,他們的“傷員”有3只東方白鸛,1只天鵝,11只其它益鳥。 管理處巡護員明陽回憶說,有一次他巡查時,遇到一只體力不支、已無攻擊能力的禿鷲,隨后將其送往就近的獸醫院救助并帶回管理處。工作人員每天分兩次給禿鷲喂肉,剛開始時它不吃,幾日之后才逐漸恢復食欲。經過半年的救助,禿鷲恢復良好,工作人員遂將其放歸自然。明陽說,平日里巡護員分為上午和下午兩組,在春季鳥類遷徙的季節,則全天24小時巡護。 在當地,還流傳著一批居民為鳥類安家、自己“搬家”的故事。據曹妃甸第七農場濱海一村負責人介紹,為了給鳥類一個安靜的樂園,濕地蘆葦蕩中11個村的594戶村民已集體搬遷。負責搬遷事宜的村民周玉華說,2008年至2009年一年多的時間內,村民們陸續搬離濕地,住進在附近規劃建設的新樓房。 |
關鍵詞:曹妃甸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