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層三句話與口若懸河作報告
近日,東部某省一名廳長深入基層調研,在與當地群眾交流時,這位領導在問了“家里幾口人”、“收入怎么樣”、“有沒有什么困難”等幾個簡單問題后,竟不知如何繼續交流下去。“說實話,在機關待得久了,跟群眾打交道確實少了。”他私下向記者坦承,有時見到群眾,除了寒暄,真不知該聊些什么。(8月5日《新京報》) 主席臺上作報告口若懸河,下基層跟百姓交流不過三句,一些官員有這樣的尷尬一點都不奇怪。因為他們跟基層百姓打交道太少了。試想,假如我們的官員也像某些國家的官員那樣,經常對公眾直接演講,為了自己的政策主張得以通過,經常向公眾苦口婆心作解釋,那么他們自然也就不會跟基層百姓沒話說了。 有的人會說,領導在主席臺上講話,也是鍛煉口才的極佳機會啊。理論上是,但實際上不是。因為主席臺上的講話,那是秘書寫的稿子;就是領導自己寫稿,臺下都是下屬,只有聽的份兒,鮮有反駁的份兒,除了掌聲,鮮有噓聲。都是支持和叫好的回應,領導講話就成了獨角戲,就成了一個人的表演,當然會口若懸河,貌似口才極好。可殊不知,一旦有個反對的聲音,或者不同的觀點,口若懸河立即就會變成啞口無言。 顯然,要改變主席臺上口若懸河,下了基層聊不過三句的尷尬,一方面需要官員經常下基層,跟基層百姓打成一片,了解百姓生活,適應百姓語言。只有了解了,適應了,跟百姓交流的時候才有的放矢,百姓的心聲才不會出現雞同鴨講。為什么中央要求踐行群眾路線?就是因為一些官員在機關里待得太久了,長期脫離基層百姓,與基層產生了陌生感。試想,假如天天跟老百姓打交道,怎么可能會沒有話說?有一次奧巴馬為了推行他的醫保政策,在一個小鎮的中學操場向小鎮居民汗流浹背地作演講。這對于那些聊不過三句的官員,絕對是不可能的事。 另一方面,從技術角度考慮,不管寫一篇文章,還是做一個報告,假如沒有讀者意識、聽眾意識,要想讓交流真正的生動活潑起來,也是非常難的。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在寫作或演講伊始構建作者和讀者、講者和聽者關系。哪怕不能直接獲得對方反應,也要在準備的時候預設受眾反應,并承認和回應這些反應,這樣才會避免獨角戲尷尬。別提領導作報告口若懸河,那是下面的聽眾因為利害關系沒法選擇,沒法用腳投票。 我們習慣把一些國家的政客跟民眾打交道斥為作秀,比如有人說美國大選選出來的總統不過是演技比較好的候選人而已,甚至把官員口才與交流技巧的訓練視作技術取巧。這或許有一定的正確性,但問題是,假如一個官員連表演都不愿意,連跟民眾打交道都特別懶,連跟民眾打交道的技巧都不去學的時候,很難說他們跟民眾之間有多么深的感情。當下中央在全國開展群眾路線,在我看來,官員們不妨學學如何跟民眾打交道,哪怕是技巧的東西,也非常必要。 |
關鍵詞:下基層|報告|領導|群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