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謠言六大類型
1、別有用心型:大盤雞傳艾滋年年“報到” 謠言:“緊急通知:最近不要在外面吃東西,尤其是大盤雞、燒烤和涼拌菜。20000多名艾滋病感染者涌進各個城市,用自己的毒血滴到食物里。此事已被公安部衛生部證實。收到后,馬上發給你關心的人。” 點評:這條信息最早在2011年就開始流傳,之后每年7月前后都會改頭換面出現,公安部門早就聯合多部門進行核查,未發現有關艾滋病人投毒案件。這類謠言的目的就是擾亂社會秩序、造成社會恐慌或是引發社會矛盾。 2、吸引眼球型:9只蚊子成被殺空姐 謠言:“北京今日發生重大血案,9名空姐被殘忍殺害,其中一名尸體竟然被殘忍肢解!這起兇殺案發生在北京的一處農舍式宿舍,當救護人員和警方趕到時,9名空姐已全部死亡。” 點評:這個謠言自2009年以來曾多次在互聯網上出現,所述事發地點涉及杭州、深圳、烏魯木齊、濟南、蘭州、上海等多地,其實原文僅為一個段子,配圖為一張9只死蚊子的圖片。類似的謠言還有兩只狗咬死13只鴨子,被網友杜撰成“一家13口慘遭滅門,元兇在逃”。 3、摻雜利益型:橄欖油是人類最佳食用油 謠言:“橄欖油被認為是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橄欖油對嬰幼兒的發育極為適宜,它的基本脂肪酸比例與母乳相仿,是人類最佳食用油。” 點評:橄欖油與母乳中的脂肪組成相去甚遠,甚至可稱是嬰幼兒的“劣質食品”。橄欖油炒菜時其中的抗氧化成分容易被破壞,從而失去可能存在的“營養優勢”。類似的傳言還有“6月2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播出安利等美資直銷公司銷售轉基因產品”,經查證,《焦點訪談》當天播出的節目內容并未涉及安利;安利紐崔萊蛋白質粉原材料為非轉基因大豆,并獲得國際權威機構認證。 4、以訛傳訛型:吃榴蓮飲可樂毒過眼鏡蛇 謠言:“一位中國游客在泰國旅游的時候,吃了很多榴蓮之后又喝了可樂,結果引發心臟病猝死。泰國有明確規定,食用大量榴蓮后,8小時之內不能飲可口可樂。” 點評:對榴蓮可樂一起食用可致死這種說法完全沒有科學依據,幾乎不可能。有些疾病的發生和當事人的體質有關,不要都“怪罪”到食物上。 5、愛心詐騙型:“謝露”多地頻繁失蹤 謠言:“一名北京三中的學生叫謝露,13歲,消失幾天了,她爸爸的號碼是1320786××××,愛心接力,我的好友們都幫忙轉下,必有好報。” 點評:實際上北京三中壓根兒就沒有謝露這個人,此前“謝露”已在很多地方失蹤過,且都是當地三中的學生,比如嘉興三中、南昌三中等等,留的手機號碼也是一個,來自廣西百色。這類謠言常以“愛心”的形式讓人“自愿”轉發。 6、封建迷信型:不轉遭厄運 謠言:“今天是貔貅生日”、“轉了發財”、“轉了為母親祝福”、“不轉遭遇厄運”…… 點評:這些微博、微信以詛咒或愛心的形式讓閱讀者不得不轉。轉吧,不轉有點良心不安或是惴惴不安——騙子要的就是這效果。這類信息迎合了某些網民的心理,信息本身不會帶來多大的惡性后果,其實是某些人做的噱頭,起到某種營銷的目的。 |
關鍵詞:網絡謠言,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