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讓座須警惕道德絕對化
時下,乘客因爭搶公交車座位而產生摩擦矛盾,甚至大打出手的事件在各地時有發生。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69.1%的人表示有時因為身體不舒服或者太累會不想讓座,85.0%的人表示無論是否讓座,都不應該出現打人行為。 “尊老、愛幼、扶弱”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在公交車上即是身體健康的年輕人應主動給“老、弱、病、殘、孕”乘客讓座。道德是評價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理應大力提倡,但提倡并不意味著要將其泛化和絕對化。 然而,目前在公交車上卻存在著將道德泛化和絕對化的不良趨勢,不讓座即被視為不道德,有些乘客甚至認為不讓座者理應被打、打了活該。 應該看到,貌似健康的有座年輕人也可能患有某種疾病身體不適或勞累了一天體力不支,而他旁邊的無座老年人可能身體很健康、體力并不差。年輕人強忍身體不適去讓座固然是高風亮節,然而,如果身體很健康、體力并不差的老年人占了患病或勞累的年輕后生的座位,能不能算作理所應當、名正言順呢?如今,在眾目睽睽之下,看似健康實則身體不適的年輕人如果不給身邊的老年人讓座又不向其做出解釋說明的話,要遭到周圍人的鄙視甚至毆打。 由是觀之,不讓座并非都事關道德,將道德絕對化,舉道德之大旗、揮道德之大棒不分青紅皂白對不讓座者施以暴力非但無助于道德的提升,反倒是對道德的損傷。因為,有難言之隱而迫于道德絕對化壓力下的“被讓座”年輕人的道德水準未必會有大的提升,心里反倒會增加幾分怨氣、幾絲不爽。我們需要大力提倡“尊老、愛幼、扶弱”的“讓座美德”,身體健康的年輕人理應主動讓座,但對于有難言之隱的不讓座年輕人,社會也應多些理解和寬容。提倡道德不等于將道德絕對化,絕對化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反倒是對道德和法治的損傷,應該引起全社會的警惕。(郭東陽) |
關鍵詞:讓座,公交,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