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從歷史深處奔來的石家莊母親河[圖]
碧波蕩漾,環境優美的滹沱河 “一鞭曉色渡滹沱,芳草茸茸漫碧波。卻憶去年沽水路,鰒魚正美釣船多。”明朝詩人粱瑞霖的《秋晚渡河》描寫了當年滹沱河的旖旎風光。許多文人墨客面對滹沱河的美麗景色嘆賞歌吟,以抒對大好河山的贊美之心:“津谷朝行遠,冰川夕望曛。霞明深淺浪,風卷去來云。澄波泛月影,激浪聚沙文。誰忍仙丹上,攜乎獨思君。”這是“初唐四杰”之一盧照鄰寫的《晚渡滹沱河贈魏大》。詩中“冰川夕望曛”的一個“曛”字,恰到好處地點染出滹沱河黃昏時的美麗景色。 但是,滹沱河并不總是這樣溫順怡人,她也時常會發脾氣,給兩岸人民帶來災難,人們也毫不客氣地送她以“惡名”。其實,“滹沱”本身就是取水流湍急、洶涌磅礴之意。在歷史上,滹沱河經常洪水泛濫,河道屢有遷徙,迄西漢,至明清,地方史志有不少記載。單是真定城,就屢遭沖毀。 之后,雖然屢有地方政府組織修筑堤防,但滹沱河從黃土高原夾帶的大量泥沙淤積河道,造成河道高懸,決溢之患難以根除。直到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政府組織修建了北堤(五一堤)、南堤、新南堤、北大堤,有效地遏制了洪水泛濫。1958年,為攔洪蓄水,開發利用水利,崗南水庫和黃壁莊水庫先后動工修建,滹沱河的洪災才算和兩岸告別。但是,由于氣候變化,華北少雨干旱,自上世紀70年代,黃壁莊水庫以下,滹沱河道斷流,昔日的碧波蕩漾,被漫漫黃沙取代。 早在1974年石家莊就制定并上報滹沱河整體治理規劃,陸續開始治理滹沱河,直至現在實行的滹沱河綜合整治工程,治理的步伐一直沒停。2010年7月1日,滹沱河主城區10公里河段全線蓄水,干涸了近半個世紀的滹沱河重現“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美景。 市區北部,滹沱河600到1000米的水面形成了一條長長的玉帶,波光粼粼,水鳥翔集,飛橋映水,美麗的景色牽扯著市民的目光,1號到5號水面沿途的美麗景觀也成為市民觀賞游玩的好去處。 滹沱河——我們的“母親河”,終又找回了她的靈秀,變得柔媚多姿。 在石家莊人的心中,蜿蜒流淌著一條河。她西出太行,東奔大海,從遠古時代日夜奔流不息地走到了現在。在她身后,留下了廣袤的沖擊扇平原,也把太行溝谷河汊30萬年前萌生的那星人類文明薪火,帶出了太行,帶向了沃野。 曾經,她風姿綽約;曾經,她也暴怒肆虐。如今,她重又蕩漾著碧波,為這座內陸城市譜寫著水韻華章。 她,就是我們這座城市文明的發祥地;她,就是我們的“母親河”——滹沱河。 |
關鍵詞:滹沱河,母親河,石家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