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環保廳將在所有重污染企業安裝自動監控儀器
“企業監測設備往往是買最便宜、最愛壞、參數可調的設備,這樣造成了數據虛假、篡改數據現象時有發生。”在近日召開的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全體會議上,省環保廳廳長陳國鷹的“爆料”,讓人們心生擔憂。 為確保企業達標排放,我省不斷加強對排污企業監管,并對959家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實行在線監測。但在我省查處的環境違法案件中,企業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卻占相當比例,今年我省首批掛牌督辦的21件環境違法案件中,有6件涉及治污設施運行不正常、2件涉及監測設備數據不準或數據造假。 企業設備壞了,本是一件令人著急的事,為什么監測設備壞了,一些企業卻偷著樂? “主要是利益的驅使!監測設備出現故障,就無法監測企業排放污染物的濃度,是否偷排也無從了解。”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比如電廠一個60萬千瓦的機組,其排污設施一年運行成本約1億元。如果停運一天,就意味著少花費近30萬元。在法律法規約束不嚴的情況下,受利益驅動,企業隨時都有可能偷停環保設施、偷排污染物。 企業偷排的后果嚴重!如果一個大電廠出現偷排,一個城市努力拆除小鍋爐的效果就會被淹沒。省環保廳人士介紹,正是由于偷排偷放現象發生,使得一些地方減排任務雖然完成了,但是大氣質量并沒有明顯改善,因為企業只要安裝了治污設施,就據此計算出其一年的減排量,這其中沒有考慮設施停運情況。 據介紹,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被定性為污染防治設施,設備的主體是企業,就需要企業自己購買。而不同品牌的監測設備價格差距非常大,如監測COD濃度的設備從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監測大氣污染物濃度的設備,其價格跨度則從十幾萬元到三十幾萬元。企業傾向于購買價格便宜、科技含量低的設備,這樣的設備更易出現故障,改變數據也更加容易。 為突破這一“瓶頸”,省環保廳正在建設智慧環保,計劃將監測設備的性質由污染防治設施轉變為監管設施,由財政投資購買質量好的設備,使企業無從偷排、無從修改數據。相較于全省排污企業的總量,我省安裝在線監測設備的企業數量還遠遠不夠,省環保廳將在所有重污染企業安裝自動監控儀器,并對重點區域、大的污染源實行視頻監控,如電廠、鋼廠、水泥廠等;強化對重點污染源監管,要求市、縣環境監察人員每月至少1次進行現場檢查。 |
關鍵詞:省環保廳,污染企業,監控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