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許曉陽:支醫路上改變就業觀
去年,“90后”許曉陽從邢臺醫專畢業。曾經“偏愛”大醫院工作的他經過一年的“支醫”,改變了對就業的看法。 走出醫學院校,成為一名醫生,許曉陽用近一年的時間完成了角色蛻變。 沒有驚心動魄的外科手術,沒有氣派宏偉的醫院大樓,有的只是感冒、發燒、肚子疼之類的常見小病,以及低矮簡陋的醫院。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但許曉陽說,這份工作讓他學到很多。 工作與“頭疼腦熱”相伴 目前在靈壽縣塔上鎮衛生院工作的許曉陽,很難正兒八經地坐下來接受采訪。 作為一名“支醫”志愿者,他被安排在藥房。可碰到緊急情況,比如突發外傷,他也要去處理。 在塔上鎮這樣的基層衛生院,醫生數量有限,分工并不嚴格。同樣,休息日也不嚴格。 每個月4個休息日,自己要提前申請才能放假。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他甚至一邊和記者說著話,一邊噼里啪啦敲擊鍵盤,打印著住院單據。 “工作很忙?”記者問。“還可以吧。忙倒不怕,就是工作單調,熬得慌。”許曉陽說。 的確,每天到鎮衛生院看病的,幾乎全是附近村莊的農民,看的也都是頭疼腦熱的常見病。 在他印象中,遇到的最“驚險”的,就是一名六七歲的孩子突發心臟病。他說,幸虧醫院輸氧搶救及時,否則“孩子就過去了”。 “再找工作不論農村城市” 盡管覺得“熬得慌”,許曉陽還是覺得這份工作比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強多了。 那時,他給省會某腎病醫院做網上咨詢。兩個月后,他“覺得那都是騙人的,不想做了” 。 恰好我省2012年“三支一扶”啟動,在老師的推薦下,他報了名,成為千名“三支一扶”志愿者之一。 近一年來,他漸漸明白了“三支一扶”這份工作。 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都與農村、瑣碎相關,卻與理想中的北京、大醫院、技術精湛的臨床醫生無關。 “可別人說兩年服務期是浪費時間,我覺得不對。”在與病人日積月累的接觸中,許曉陽對內科不少病種及治療都有了更實在和深入的理解。 他說,兩年服務期滿再就業時,農村和城市的醫療機構他來者不拒。“在哪里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文/記者李國靜
|
關鍵詞:三支一扶,志愿者,支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