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農村舞蹈教室”建設活動調查
圓夢:共育幸福娃 “很小的時候我就有一個夢想:有一天我也能在舞臺上翩翩起舞。去年有老師來我們學校教舞蹈課,我高興得不得了,第一個報名參加。一年了,每周一次的舞蹈課是我的最愛。今天,我終于可以站在有燈光的舞臺上表演了!謝謝您,老師!”6月23日,張新茹收到了孩子們的40多張紙條,在其中一張紙條上,清苑縣第一小學的學生王鹿潺這樣寫到。 這一天,是我省“新農村舞蹈教室”教學成果展演的日子。來自全省13個“新農村舞蹈教室”的292名孩子齊聚石家莊,在省軍區禮堂參加了此次展演。孩子們用活潑、歡快的舞蹈,表達了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藝術和美的追求。而在此后舉辦的“城鄉孩子手拉手”活動中,由石家莊市藝術學校帶來的專業舞蹈表演,也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談起這次展演,張新茹說自己最欣慰的就是終于圓了孩子們“在有燈光的舞臺上表演”的夢想。“在整個展演過程中我眼淚一直不斷,一是被孩子們質樸認真的舞蹈所感動;二是看到我們‘種舞蹈’有了‘收成’,覺得一年來志愿者們的辛苦沒有白費。” 但張新茹坦言自己仍然有遺憾和困惑。“一位志愿者老師告訴我,許多孩子還是第一次來省會,第一次參加這樣大的活動,臨走前,孩子們依依不舍地說‘老師,我們不想回家,可不可以在這兒多住幾天、多演幾次’。聽完之后,我覺得心里酸酸的,自責怎么沒有為孩子們多創造這樣的機會。”張新茹說,“作為一名舞蹈工作者,我愿意把我們的志愿者個體聯合起來,對社會盡更多的責任和義務,發揮每個人的潛能,將舞蹈所產生的正能量發揚光大。為期一年多的‘新農村舞蹈教室’項目就要結束了,面對一雙雙稚嫩又充滿期望的臉龐,我們該如何做好后續工作?我覺得公益性的文化活動要想做到常態化,不僅需要政府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也需要呼吁和發動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給予農村孩子更多的關注和支持,用更多的愛去點燃他們的希望,實現他們的藝術夢想。”“新農村舞蹈教室”項目的開展,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省農村藝術教育的現狀。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觀念落后、設施陳舊、人才短缺等仍然是制約農村藝術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在王場小學、羅莊學校等許多鄉村小學,以前并沒有專門的舞蹈老師,甚至連音樂、美術等老師,也大多由其他科目的老師兼任。學校的藝術教育場地更是乏善可陳,這次設立的“新農村舞蹈教室”,有些是暫用了學校的食堂、會議室等場所,還有些條件有限的學校,只能在露天的操場上進行日常指導和教學。 石家莊市文聯主席周喜俊參與了“新農村舞蹈教室”教學成果展演活動,并曾到王場小學等地進行了實地走訪。她認為,對于生活相對封閉的農村孩子來說,舞蹈等藝術教育的積極作用毋庸置疑,它激發了孩子們對生活的熱情、對美的追求以及對更廣闊世界的無限向往,而這些都是激人奮進的正能量。藝術人才要從娃娃抓起,從農村抓起,這就要求我們轉變觀念,加強引導,形成重視藝術教育的好風氣,營造實施藝術教育的良好環境。領導重視、政府支持、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改善藝術教育設施配備狀況,培育農村藝術人才,變“輸血”為“造血”。只有這樣,越來越多的農村娃才能成長為學藝術、懂藝術、感悟藝術的“幸福娃”。 |
關鍵詞:舞蹈,新農村,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