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電影審查”的步伐可以再大點
7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在網上公布一則于7月11日通過的文件,這份文件名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這份新規定首先強調了“設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部級),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在第一部分“職能轉變”中,取消了20項審批權限,其中“取消一般題材電影劇本審查,實行梗概公示”一項引發熱議。(7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一直以來,電影審查制度飽受質疑,不僅導演感嘆連“文責自負”的權利也沒有了,專家、網友也紛紛感嘆,國產電影質量備受指摘,電影審查制度應負較大責任。甚至于有網友直接將電影審查制度描述為———每個審查人員大腹便便的腰上都別著剪刀、鐵鉗和鐵錘。這樣的話語,或許有調侃和不謹慎的地方,但其所言所敘,卻幾乎全是事實。 如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擬取消20項審批權限,其中“取消一般題材電影劇本審查”引發熱議。這般做法,無疑為減少電影審查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不僅契合民意,令人拍手叫好,也在一定程序上放開了電影的審查制度,讓自由文藝成為一種可能。眾所皆知,于文藝發展而言,越少審查,就越多想象力和創造力,那電影質量的提高、文藝的枝繁葉茂,也才有了現實的根基。 不過,夢想總是美好的,而現實總是很骨感。一方面,對這引發熱議的“一般題材不審核”,不少導演就表示最近幾年都是這么干的,這次只是書面形式的呈現,而所謂“一般題材”,就是除政治、宗教等敏感題材之外的題材;另一方面,則是導演的友情提示,稱劇本審核之后還有后期的正常審查。姜文的《鬼子來了》、寧浩的《無人區》、李楊的《盲井》,都是拍出來之后沒有通過后期審查,所以至今無法公映。這意味著,如今取消的一般題材劇本審查,不過是諸多審查環節的一環,既有可喜之處,亦有可憂之處。 不審查電影,天塌不下來,這樣的意識,早已人盡皆知,已故的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趙丹臨終之時還不忘提醒說:“管得太具體,文藝沒希望”。誠如斯言,無論電影之前有多么百花齊放、有多少創造力和想象力,當電影審查的“剪刀手”一出,一切便變了一個模樣。在此情形下,電影的拍攝,就像在一個固定的籠子里進行,超越了這個籠子,便無法審查通過、便無法公映,所以能發揮的空間就那么大,為了能公映,導演不得不犧牲很大一部分的才情,這樣的現狀,無疑是國產電影質量不高的“罪魁禍首”。 沒有電影審查,電影市場同樣可以運行得很好,國外不少國家便是以分級制度替代審查制度的,相反,他們的電影不僅沒有出現問題,反而做得更好,如好萊塢大片便從國內走向全球。當我們在數落國產電影的“不是”時,的確是為電影審查的“舞禁初開”鋪設道路的時候了。就當下而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邁出了第一步,其實這樣“減少審查”的步子,完全可以邁得更大點、更勇敢些。(龍敏飛) |
關鍵詞:電影劇本審查,一般題材,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