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平:心系“三農” 克服“四風”
農業是弱質產業,農村是弱力區域,農民是弱勢群體。實現由弱到強的轉變,必須心系“三農”,克服“四風”。 第一,克服形式主義,要真正體現在求實效上。“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農民問題的核心是增收。增加農民收入事關農民根本利益,事關擴大內需拉動消費,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省農民增收雖然實現了“九連快”,但必須清醒地看到,持續穩定增長的制約因素明顯增多、難度不斷加大。因此,必須立足省情,腳踏實地,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出實招、謀實策、干實事、求實效,杜絕圖虛名、務虛功,擺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等形式主義。實際工作中,要堅持深化改革,培育新型生產經營主體促增收;加大督查力度,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促增收;推廣良種良法,發展高效農業促增收;實施產業化經營,強化利益聯結促增收;壯大縣域經濟,吸納農民就地就近就業促增收。 第二,克服官僚主義,要真正體現在接“地氣”上。“三農”工作的根基在群眾、主戰場在基層、著力點在服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眼睛向下,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留下印子,虛心向群眾學習,真心為群眾服務,誠心接受群眾監督。要深入田間地頭排農民之憂,查農事、慮農計,訪民情、聽民意,及時幫助協調解決生產經營難題,提升專業化、社會化程度,增強抗御市場風險能力。要深入扶貧“主戰場”濟民生之困,引導貧困村因地制宜、選準路子,因戶確定幫扶項目和幫扶模式,培育壯大脫貧富民產業;鞏固發展專項扶貧、產業扶貧和社會扶貧格局,匯聚各方力量、整合要素資源,加快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要深入產業化企業解發展之難,充分利用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建基地、聯農戶、破瓶頸、拓市場,幫助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條,增強創新能力,提高市場占有率。 第三,克服享樂主義,要真正體現在下苦功上。農村民生領域歷史欠賬較多,環境臟亂差現象也較普遍。解決農村熱點難點問題,必須牢記“兩個務必”,帶著感情與基層和群眾打交道,切忌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拈輕怕重、貪圖享受之風。要把艱苦奮斗作為“三農”工作的基本功,埋頭苦干、攻堅克難。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在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上下苦功;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在改造提升農村面貌上下苦功;協調建立長效機制,在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上下苦功。 第四,克服奢靡之風,要真正體現在尚節儉上。農村地域廣、人口多,解決“三農”問題需要大量投入。在各種生產要素緊缺的情況下,一方面要統籌兼顧、科學安排;另一方面要精打細算、合理使用。同時,要切實加強監管,堅決杜絕擠挪截貪和鋪張浪費現象發生,將有限的資源用在農民最急需、最迫切的“刀刃”上,講求投入產出效應,確保群眾真正受益。 |
關鍵詞:沈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