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寶齋博物館被指賣地所建 系當地重點工程
排隊登門的文物商 王宗泉,68歲,1966年出任二鋪村黨支部書記,至今已47年,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冀寶齋博物館館長。 “主要是為了弘揚民族文化。”談起建博物館的目的,王宗泉這樣解釋。 這位村支書自稱有30年的收藏經歷,2010年,還獲得“中國十大民間收藏家”的稱號。從上世紀80年代,博物館收購的幾萬件“藏品”,都由王宗泉一手把關。 “博物館的藏品是真是假,神仙都說不清。”王宗泉說,他主要是從民間市場收藏品,對象是外地的老百姓,為鑒別古董,他還特意買了幾本書研究。 王宗泉說,從事收藏30年,他只走過一次眼。 10多年前,王宗泉第一次買宣德年間的青花瓷碗,花了3000元,“那是用硫酸做舊,畫工粗糙,手感也不對,是現代仿制的。” 現在,王宗泉認為,他擅長辨別瓷器,他認為這最難仿,“任何一點都仿不像,一摸就摸出來,靠手感。不用鑒定,專家不如我懂。” 王宗泉認為他是從實踐中走出來的。他說,起初他在附近村里貼廣告,找來懂行的人幫著鑒別,“后來收藏多了,鑒別能力上去了,名氣大了,全國各地都向這里送。” 王麗華是二鋪村村民,她曾負責幫助王宗泉清洗收來的文物。她說,由于收的東西太多,無處擺放,就擺在村委會的院子里,“擺不下,又存放在村子澡堂里。” 王麗華說,王宗泉收的古董消息傳開后,遠近聞名,送貨的人排起的長隊約一公里,像趕集一樣,送貨人來自全國各地,以江西、浙江等地的南方商人居多。 冀寶齋博物館倉庫保管員王寶玉說,對于文物商送來的貨,王宗泉看上眼,給別人出個價,送貨人覺得合適,他就買下。 “他造詣有多深?不好說。”王寶玉說,送貨人蜂擁而至,“那是王宗泉講信譽,送來就能賣掉。” |
關鍵詞:冀寶齋,博物館,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