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寶齋博物館副館長:馬伯庸斷章取義將要起訴
近日,作家馬伯庸發博文痛揭河北衡水市冀寶齋博物館收藏大量山寨藏品,此事引起持續關注。9日,河北省文物局要求下級單位對媒體反映的情況進行核實。冀州市10日通報,當地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展開調查,對冀寶齋博物館進行整頓,并臨時摘除省級科普基地等牌子。 昨日,衡水市文物局將調查報告上報到河北省文物局。但河北省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李寶才告訴晨報記者,這份報告內容交代并不清晰,省文物局近日將專門派遣調查小組深入調查。 李寶才說,下一步計劃調查冀寶齋博物館如何成立的問題,并不涉及藏品真偽。“冀寶齋沒有走博物館的正常申請程序,它現在根本不算博物館。既然不是博物館,就談不上鑒定藏品真假的問題。” 不過,冀寶齋博物館這幾日依舊在正常運營,博物館門口的四塊“榮譽招牌”直到昨日閉館時依舊懸掛。冀寶齋博物館副館長邵寶明向晨報記者表示,博物館沒有收到過任何“摘牌”通知。他強調,這些“榮譽”得來的過程都很嚴肅,博物館已經在冀州市民政局、衡水市文化局報批,未上報河北省文物局是“因為不知道要這么做”。 回應網上質疑:副館長稱要起訴馬伯庸 昨天下午,冀寶齋博物館副館長邵寶明在電話中告訴晨報記者,打算起訴馬伯庸,“他文章很多地方斷章取義,我們已經聯系律師。” 針對馬伯庸在博文中稱冀寶齋3層12個展廳沒有一個保安,邵寶明表示,保安是每班8個人,三班倒。館內有300多個攝像頭,還設有警報系統,可以說是無死角。“我們一直有人在監控室看著,馬伯庸來的當天,他在館內的一舉一動被監控全部記錄下來了。”邵寶明稱已調出馬伯庸參觀當天的監控視頻,為之后的起訴材料做準備。 藏品真假方面,邵寶明回應說:“網上質疑最多的是‘炎帝黃帝大罐’,我們也不知道什么年代的,只是這兩個大罐本身就寫著炎帝、黃帝制造,所以我們也就這樣寫了。”而關于“金陵十二釵大缸”和“三英戰趙云葵口盤”等被認為有歷史常識錯誤的藏品,邵寶明說:“這些歷史離現在都已經很久遠了,沒人能真的說清楚。”他強調,展出這些展品是為了提供一個平臺,供瓷器愛好者一同研究。“我們也沒有說我們一定是對的,展出這些藏品也是想和大家一起探討。文物真假這個問題,連故宮博物館專家都會掐架,一般人就更別說了。” 他還解釋了“冀寶齋”藏品無法“驗明正身”的苦衷:“私人找鑒定家鑒別文物,每件至少需要一千元,而冀寶齋有四萬多件藏品,如果我們每件都要鑒別的話,至少需要四千萬元,我們根本負擔不起。” 邵寶明還介紹,冀寶齋博物館是二鋪村集體所有,建設博物館的全部費用由村集體給出。“我們一無貸款,二無政府財政支持。我們做這個博物館純粹是社會公益,想讓更多的人了解陶瓷。”冀寶齋博物館會根據目前反映出的一些問題進行相關整改,“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冀寶齋會一直經營下去。” 專家們都是怎么“打眼”的? 有的開除,有的只是看看 冀寶齋博物館自2010年7月開館以來,自稱得到許多專家的認可。日前新華網轉載中國文物網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清華大學瓷器系博士生導師梁任生、內畫大師王習三、陶瓷工藝大師鮑志強、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王慶新等許多專家、學者親臨‘冀寶齋’鑒賞考查后,在對‘冀寶齋’藏品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贊揚的同時,紛紛題詞嘉勉。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孫學海先生對‘冀寶齋’送去鑒定的26件藏品中,一次就認定其中22件為真品并親自開具了鑒定證書。” 但晨報記者發現,據《經濟參考報》2007年10月30日報道,由于“開具虛假鑒定證書欺騙群眾”,孫學海早在2007年1月就被開除出“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記者11日致電國家文物局進行核實,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山東商報記者日前聯系到王慶新,他說自己確實在去年去過冀寶齋且題詞,但是并不是奔著鑒賞考察的目的,而是參觀剛剛建成的冀寶齋館藏大樓,題詞也是針對館藏大樓的,“我的題詞中沒有涉及到任何藏品,也沒有對任何藏品下結論。”而王習三所在的習三內畫藝術院負責人接受山東商報采訪時說,去年冀寶齋博物館大樓落成時,作為衡水藝術界的知名人士,王習三也曾去參觀,“不過只是單純地看看,沒有發表任何言論和題詞。”
|
關鍵詞:冀寶齋,博物館,馬伯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