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之后來看海”喚醒生態城市觀
7月7日以來,四川盆地西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地區中南部、黃淮北部、華南南部出現明顯降雨過程,引發洪澇、風雹、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因為暴雨和災害天氣而出現了人員傷亡等情況,固然與災害的強度大有關,但這些年來,幾十年不遇的災難性天氣發生頻度不斷增多,一向安居樂業的城市,因為暴雨天氣,屢屢出現淹沒汽車、吞噬行人的新聞。這就不得不將生態城市觀提升到重要位置。 所謂生態城市觀,就是我們的城市管理和規劃,一定要遵循人與生態和諧相處的自然規律,一定要尊重當地的地形地貌、本土生態,一定要多征詢環保專家的意見,將城市原生態的呵護放在最高位置。如此,在各種地質災害和自然災害中,城市化解災難的能力、自我排解的能力、抵御災害的能力,才能保持在健康狀態,才能為城市和民眾提供最大的安全。 這里有一個典型個案,能經受住7.8級汶川大地震的都江堰工程,就具有敬畏自然的生態和發展觀:“深淘灘、低作堰”,“乘勢利導、因時制宜”,“遇灣截角、逢正抽心”,“根據江河出山口處特殊的地形、水脈、水勢,乘勢利導,無壩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為體系,保證了防洪、灌溉、水運和社會用水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這些理念和做法,構建了人與自然的內在和諧,借助自然力量完成、延伸了創造力和建筑智慧。 反觀我們現在的發展和規劃理念,毀林開荒、填海造田、肆意征服、欲望無窮,城市的湖泊被填平了,一下雨就“看海”。不少城市的規劃者和主政者更愿意用科技力量挑戰自然、馴服自然。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區裕雄曾說過,幾乎所有城市都在努力騰地建房,越來越多的河道被改造填埋,讓位于城市建筑。“水塘在南京已幾近絕跡,僅剩的幾個小水塘也被圈起來改成公園,成為人工景觀,失去了調蓄的功能”。再比如北京市的規劃,積水嚴重的蓮花橋,“這里本來就是原來的河網,是相對地勢低洼地段,在這樣的地勢情況下還又向下挖了一個下沉式的橋,使此地成為逢雨必澇的場所之一”。 城市生態被破壞了,城市自我排解通道堵塞了,自我潔凈能力降低了,一個小小的暴雨和災害,就會給城市帶來生命和財產的損失。深而言之,在暴雨引發的事故中,不是災害嚴重,而是城市生態的災害抵御能力太弱了;不是防范措施不夠嚴密,而是在漏洞百出的生態失衡面前,根本就防不勝防;不是人類的預警和防御智慧不夠高,而是在不確定的災害面前,我們根本就顯得很笨拙。 還是將生態敬畏感放在最高位置吧,我們要把城市原生態文化和需要放在首位,倡導“人與人之間相互融洽,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終極發展和規劃目標,讓“暴雨之后來看海”帶來的種種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
關鍵詞:暴雨,看海,四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