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比蚊子小,咬起人來卻比蚊子狠
它叫蠓蟲,常出沒在樹林、草坪等潮濕、陰暗的地方,可要注意啊! 上周末,李女士和家人一起到西部山區游玩,住了一宿后竟發現胳膊上被咬了幾個包,并且奇癢無比。“連日來,我總忍不住按住胳膊,使勁在包上抓撓。”李女士說,原本想出去散心度假,結果卻被咬了幾個包,特別影響心情。 “這次被叮咬的包與以往蚊子叮咬的不同,面積大,并且異常硬,包中心還有一個針尖大小的孔。”李女士說,住在景點附近的居民也都特別害怕這種被稱為蠓蟲的昆蟲,并且都知道它的破壞力強,被叮咬后很難短時間消腫,“還聽說蠓蟲比蚊子小,大約只有芝麻大小,外表呈黑褐色。” 昨日,記者從市三院皮膚科了解到,蠓蟲,俗稱“墨蚊”、“人咬”,屬于雙翅目類昆蟲。成蟲體型細小,體長1至4毫米,呈黑色或褐色。夏秋季節最為常見,時常成群地飛舞在樹林、草坪等潮濕的地方,清晨和黃昏最為活躍。 “蠓蟲雖然比蚊子小,但比蚊子更兇,一般一只蚊子每次會叮咬一兩口,而蠓蟲一次就會叮咬八到十口,只要裸露在外的皮膚就可能遭到襲擊,如手、腳、手臂、腿、脖子等。”該院皮膚科專家苗清湛說,被蠓蟲叮咬后傷口會發癢,并且患處還會出現變紅、腫脹,癢得更嚴重,并且斑塊較大,還較硬,并且水腫明顯,“一般的花露水、驅風油也不能止癢、消腫。” 苗清湛說,被蠓蟲叮咬出現紅腫、發癢等癥狀時,應以消炎、止癢、防治繼發感染為原則。發現后應在患處搽堿性溶液如碳酸氫鈉溶液或氨水,減輕局部反應的程度。之后可使用各種止癢類藥物外搽,但皮膚敏感的患者,還應服用抗過敏藥物,如特別嚴重時,應及時到專業的醫院就診。 由于蠓蟲出沒的區域多為樹林、草坪等潮濕、陰暗的地方。如果出入這些區域,應噴灑驅蚊用品,盡量穿上長衣、長褲。同時,應保持住所周圍干爽,經常對花草樹木進行修剪,清理枯葉,使其沒有繁殖之地。 |
關鍵詞:蠓蟲,叮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