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濤:創業,耕耘在田野上[圖]
遭遇“水土不服” 王繼成2009年10月走進了黃土梁子鎮梁后村———這是個有著1600口人的貧困村。懷有創業夢想的他首先遭遇了“水土不服”。 “我雖然生長在農村,但到村里開展工作完全是另一碼事。”王繼成連用三個“不知道”來形容當初的感受———不知道怎么開展工作,不知道怎么扎下根去,不知道怎么讓村民接受。 年底村黨支部換屆,王繼成高票當選支部委員。但在他看來,高票背后包含的是村民對一名大學生村官寄予的希望。 怎樣才能不負眾望?王繼成感覺,自己不能靠傳統宗親關系來贏得村民支持,而是要迅速開創一項產業來贏得村民們的擁護。 他選擇了種植黑木耳。在平泉縣,平均每畝食用菌棚,純收入都在萬元以上。而王繼成的10畝菌棚,頭一年只賺了3萬元。 賺錢是快樂的,但短暫的快樂后,王繼成卻有了擔心。他認為,食用菌栽培在技術和投資方面的高要求,很難在短時間內讓更多農戶參與其中,而且時值黑木耳市場低谷,走勢難以把握。對于選擇哪些適合村民參與的創收項目,他心里一直在掂量。 相比之下,在涿州市里長大的周維濤就更加不適應了。 他堅持用綠色、生態的方式來耕作,只種應季蔬菜,不用化肥,不打農藥。結果,5萬元的雞糞撒進田里之后,作物的產量仍然比那些使用化肥農藥的土地低很多;瓜菜的品相也不好,根本就賣不上價格。 “乍開始沒覺得種地是個難事,人家說種大田每畝地一年都純賺1300元,但在我這兒,就是賠了!”周維濤第一年種的黃豆和玉米,收入67000多元,但人工費卻開了8萬多元。發完工資后,周維濤的積蓄只剩下了6元錢。 周維濤回憶,最難的日子,每天凌晨4點起來,開著車去配送蔬菜,晚上要忙到10點多,飯也顧不上吃,兩年投入了上百萬元,卻見不到回頭錢。疲憊的時候,就想著過一天算一天,但電話響起時,還得笑著去接。 創業之初,除了外部要素之外,擺在王繼成和周維濤面前的最大難題,就是怎樣跨過從理想到現實的這段距離。 讓周維濤挺過來的,是他發展的會員。2013年春節期間,有會員打電話,問還有沒有大白菜,說之前拿了幾棵回家,家人用來包餃子,都夸特別好吃!類似這樣的電話,周維濤在節后就接了194個,他用筆一個一個統計下來,有咨詢辦會員的,有想到農莊采摘的…… “有人認同了,這說明我的方向是對的,干,我一定要接著干下去!”一個個電話,溫暖了周維濤正要冷卻的創業激情,他重新起步了。 王繼成也開始考察蔬菜產業。 缺少資金,就抱團發展,他利用全縣大學生村官聯誼會這個平臺,率領全縣22名大學生村官集資24.6萬元,建設了8棟蔬菜大棚,并且當年就實現了盈利。 |
關鍵詞:創業,大學生村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