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長的畢業演講:從“講笑話”到“講人話”
2013畢業季即將結束,2013年的畢業演講也已拉開帷幕,作為大學教育的“最后一課”,畢業演講成為眾多學子的期待。 從華中科技大學校長的“根叔體”,到清華校長顧秉林模仿“凡客體”、北大前校長周其鳳的“傷不起”。平民化和網絡化一度成為畢業演講勁吹的“潮風”,輕松的演講詞,多少有點像在幽默地講笑話,總能博得學子與網友一笑。 最近一周,成都許多高校的畢業演講也先后出爐。記者有幸聆聽的幾場演講中,校長(教授)們或談學校生活、或提出期望,或堅守學校文化,讓人感受到一陣回歸大學教育本位的“清新之風”。 我們選取數篇,節選部分精彩語錄與讀者一起分享“最后一課”的教育哲學。 均為節選 干得好是真好,嫁得好是碰巧 《人話》成都理工大文法學院院長陳俊明6月25日 從今天起,你們頭上那頂“男生”或“女生”帽子,就將正式被“男人”和“女人”所取代。盡管你們頂著這兩頂很文藝的帽子已長達十六年,盡管你們在摘帽的季節里有太多的不愿意,然而你們怎抵得過歲月那把殺豬刀。 是男人,就要有宏大的情懷,立志在能力所及時,讓同胞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睡上放心床、踏上放心橋……女人……無論干什么,都要努力先干好,然后才去找肩膀。請一定記?。焊傻煤檬钦婧?,嫁得好是碰巧;干得好最牢靠,嫁得好懸吊吊;干得好盡自逍遙,嫁得好總帶問號。 我們不一定要成為偉大的人 《追夢人生成就未來》川大校長謝和平6月23日 當同學們走出校門,面對浮躁、功利的社會環境,面對各種利益誘惑,你們將要面臨比校園里更大的壓力、更多的挑戰、更嚴峻的考驗。所以,我們要去拼真才實學,去拼實干和擔當。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走破壞規則的捷徑,只能讓我們離夢想越來越遠,甚至迷失了追夢的方向;靠放棄誠信和道德追求成功,只能讓我們付出沉痛的代價"作為川大的畢業生,我們不一定要成為偉大的人,但必須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絕不能因追求個人的利益,而不擇手段,甚至不惜違背做人、做事的底線;絕不能因追求眼前的勝利,而放棄最基本的誠信,甚至讓自己的信譽和人格破產。 交大的孩子,要實干 2013本科生畢業典禮演講西南交大校長陳春陽6月26日 過去,你們中有的同學或許曾自認為是高考折翼的天使,或許曾是心理發泄室里的拳擊手,或許曾是網絡游戲中的“沉迷的一代”,但現在已經截然不同。在我眼里,你們是值得肯定的一代,是造就未來的一代。 你們都是交大的孩子,從今往后,你們中的大多數人要帶著不同的證書和資歷在社會這所新的大學中去競爭職位,抵御誘惑,尋找認同。在你們臨行前,我要帶領你們共同聆聽交大“從實干走向卓越”的夢想三部曲———第一步,是用篤守的力量讓夢想起航;第二步,是用實干的品質讓夢想成真;第三步,是用“交通天下”的胸懷讓夢想升華! 我們要擁有包容包容世界 《包容的力量》西南財大校長張宗益6月26日 有一位農夫,他有兩只水桶,其中的一只桶上有一道裂縫,他每天擔水回家時,這只水桶總會漏得只剩下半桶水。有裂縫的木桶為自己的缺陷感到羞愧萬分。終于有一天,他鼓起勇氣對主人說:“我很慚愧,因為我有裂縫,害得你每天都少挑了半桶水回家。”可農夫卻說:“你注意到了嗎?我們每天走的路有一側開滿了花,而另一側卻什么都沒有。其實,我從一開始就知道你漏水,所以在你經過的那一側沿路撒了花籽……如果不是因為你這個所謂的缺陷,怎么會有美麗的鮮花來裝扮我的家呢? 人的一生,本質上就是逐漸學會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和諧相處的過程。我想說,我們要擁有包容,包容自己、包容他人、包容世界。 從潮言諧語 網絡追捧的國內高校畢業演講 甄嬛體朕私下想,諸位書生必是極好的。眾愛卿均是高帥富,眾愛妃均是白富美。但是,請你們記住:法律只評價客觀行為,而不關心主體形象。 小三體浙大絕對不是水校,在各大排行榜中,我們常年排第三。在江湖,人稱小三。這種小三精神,也是浙大人特有的人生哲學:只做不說,明知沒地位,堅信有機會。 凡客體你們愛真理,也愛生活;愛機械制圖,也愛引體向上…… 網絡體請你們忘記成績單上的分數,那真的只是“浮云”;請你們忘記曾經和同學們發生的不愉快;多想想那些純真的友情,你們就不會那么的“傷不起” 到綿言細語 摘自在蓉高校2013畢業演講 循循善誘我們不一定要成為偉大的人,但必須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引以為豪在我眼里,你們是值得肯定的一代,是造就未來的一代 幽默犀利幸福真的在自行車的后座上,而不在寶馬車里。無論干什么,都要努力先干好,然后才去找肩膀 畢業演講無需板著面孔說教,亦無需一味追逐網絡潮語。古今中外流傳下來的大學校長致辭,都是純然發自內心,口吻亦師亦友,守護大學應有的價值立場。 以《業,畢了沒》等作品廣為人知,一個畢業演講“模范”的自述: 白紙黑字要經得起公眾挑剔 6月24日0時14分,陳俊明將2444字的畢業演講稿貼上博客后,稍微松了口氣。這位從2008年就擔任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院長的教授,終于交上了他的“畢業季”答卷———今年的演講稿。 以《業,畢了沒》等作品廣為人知的陳教授,原本已是“演講模范”。但他坦言,為準備這次演講從五月初就深感“壓力山大”,他曾潛入學生論壇,還看了很多名人演說。他說,這個時代的畢業演講,不僅有學生關注,還要經受公眾的挑剔。這是互聯網時代,白紙黑字就是證據,“無法逃避,唯有面對”。 一份每年的差事 必須講這對學生有很久的用 25日的畢業演講,已經是陳俊明在畢業季的第6次登臺了。 而陳俊明內心卻一直惶恐,“年年都講,卻年年要創新”。今年臨近畢業,他卻完全找不到演講稿的寫作角度,他簡直覺得“交不了差了,要搞砸了”。 那可以不講嗎?陳俊明認為,這應該堅持。在他心里,畢業典禮是一個很重要的教育場合,“不管學生4年混得怎樣,當他離開時,他身份轉換的那一刻,他的感觸肯定很深。”他認為在這個節點對學生講點東西,“恐怕會對他們有很久的用。” 一篇演講的誕生 偷逛學生論壇看名人演講 半個月前,陳俊明在回想《業,畢了沒》演講時忽然來了靈感。那篇稿子中,他將畢業比喻成“從一所有形高校到無形社會繼續‘讀書’”。在此過程中,畢業生的角色注定轉變,那是什么變化呢?從“男生”“女生”成為“男人”“女人”?“我高興慘了!馬上就把這個點子記在手機上。” 此后,陳俊明像往年一樣做起了功課———潛入學生論壇,了解學生的愛好;俞敏洪、張朝陽等成功人士的故事被他再次重溫,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馬云的辭職演說也一一拜讀。23日,在寫了兩稿,標題換了好幾個后,陳俊明終于完成了2013屆畢業生致辭《人話》。 一個院長的態度 怕挑剔就不講那是鴕鳥政策 年年畢業,年年演講,陳俊明用“痛苦”形容自己的感受。尤其是在被媒體關注后,他的焦慮更嚴重了。2010年10月的《南方周末》,曾將陳俊明的演講和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的畢業演講放到一起,寫了一篇名為《校長的腔調———不會“說話”的中國大學校長》。 “互聯網真是無處不在,演講突然一下被放大了,認識你的,不認識你的,都通過這個來了解你。”陳俊明感嘆,過去沒有這個關注,他就是憑自覺去做,覺得“不要在學生面前開黃腔”就行,但是被媒體關注后,他發現演講還要被公眾看,就要經得起公眾的挑剔,“所以我迫使自己在遣詞造句上小心翼翼。” 有人建議陳俊明別把稿子掛在網上,這樣就不會被公眾“逮”住了,但陳俊明反對。他認為這是鴕鳥政策,你已經給幾百上千人講了,就是“覆水難收”,“這是白紙黑字,這是證據,這是新媒體時代,要謹慎,也要盡量出新。” 講述 親近,何必去抄網詞 看學生的文字,記下與他們的交談 校長的演講,要講學生的語言,是放下身段、親近學生的重要一步。有的人走捷徑,從網絡上找詞,而有的校長,走了一條更實在的路:去和學生交談,去讀學生的文章。 后勤老總的微博、工科女神照……昨日的畢業典禮上,每一個大學生活的點滴從西南交通大學校長陳春陽口中蹦出時,全場學生就掌聲雷動。在20分鐘的演講中,全場共響起37次掌聲和歡呼。而掌聲最熱烈之處,是陳春陽對學生最關注的“空調問題”作出承諾之時。陳春陽說,他不太贊成大量使用網絡語言來博得學生好感,為接近學生,陳春陽寧愿逛貼吧,摘錄學生的畢業感受作為演講素材。 西南財經大學校長張宗益,也在演講中加入了大量的生活點滴,整個典禮過程中,這種親切為他贏得了15次雷鳴般的掌聲。據張宗益介紹,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校園記憶以及學生們傳閱度很高的話題,全都是他自己與學生們接觸時記下的。 編后 校長之言 關乎“何謂大學” 畢業演講該有什么樣的價值追求?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79年前,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在就職典禮上說的這句話,用詞樸實,修辭簡單,卻成為關于大學理念的世紀之言。蔡元培、梅貽琦、張伯苓、胡適,這幾位備受尊崇的校長,都在開學典禮上留下過雋永的言論。這些言論,又都跟“何謂大學”有關。 大學畢業典禮濃縮了大學生活的精彩、五味雜陳和社會期許。作為告別禮,它既度量了大學文化的“體溫”,又回應了社會的關切,還雜糅了相互激蕩的文化思潮。在這極富象征意味的人生儀式上,畢業演講無需板著面孔說教,亦無需一味追逐網絡潮語。古今中外流傳下來的大學校長致辭,都是純然發自內心,口吻亦師亦友,守護大學應有的價值立場。 畢業演講該有什么樣的價值追求? 在一位普通學生的眼里,答案似乎更清晰。一位北大碩士畢業生說“校長無需為討好學生而演講,貼近是重要的,但還是不夠的”;“演講不一定需要時髦,但是要以思想、智慧使人折服”;“我希望校長的演講能有思想的高度,像長者一樣,在你即將上路以前拍拍你的肩,給你一些鼓舞。” 的確,比起畢業論文導師,年輕的學子更需人生導師。 |
關鍵詞:畢業,大學,校長,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