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晚期病人、醫生張筍:交黨費捐助學子、病患
張筍41歲,神經內科醫生、維和勇士,如今卻是一個癌癥晚期患者。 “能走路嗎?胳膊能動嗎?”昨日上午,在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神經內一科病房,張筍正在細心地給患者檢查。患者不知道,張筍已是癌癥晚期病人。就在昨天,她又交了11000元的特殊黨費,用于捐助貧困學子和患者。她還告訴記者,“我患的是腦部疾病,可心肝等器官都挺好,一旦生命走到盡頭,只要能捐的,我都捐給有用的人。”“作為一名醫生,技術很重要,但良心更重要。”“我希望在生命倒計時的日子里,用我所學,多救點病人。” 委托萬元黨費捐貧困學子 一頭利索的短發,滿臉樂觀的笑容,走起路來英姿颯爽,說起話來思維敏捷…… 看張筍這精神抖擻的勁兒,誰也不會相信她會是一個絕癥病人。 去年6月24日,是張筍生命的轉折點。 “當時突然持續兩分鐘說不出話來了。我是研究神經系統疾病科班出身啊,經過CT檢查腦部有異常。”張筍回憶說,今年2月16日,核磁共振檢查確診患了膠質細胞瘤。 張筍說,她曾經覺得自己一身俠氣,不懼生死,坦然面對。如今,她只有一個強烈的念頭,再多做一些事,讓更多病人擺脫厄運,露出笑容。 昨日,在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張筍上交了11000元“巨額”黨費。 她希望將這筆特殊黨費用于捐助三名今年參加高考的家境貧寒的學子,以及兩名貧困病患者,并委托媒體幫忙牽線搭橋。 堅守手術后天天盼著上班 博士后張筍因為醫術好,病人也很多。她治療過的病人都存著她的電話,有事隨時聯系,“半夜接病人咨詢電話是常有的事”。張筍毫不介意,“病人打電話是對我的信任”。 從第一次檢查到確診的半年多,張筍一直堅守崗位。 四個月前動手術,她是在結束工作后直接被推進了手術室。 張筍天天都盼著盡快上班,兩周前她終于如愿。 每天上半天班,看看病人,參加科里的業務討論學習,身為科室副主任的張筍說,她得將過去四個月落下的“功課”補上。 張筍還像以前一樣整天樂呵呵的。很多新來的病人都不知道她也是一個病人,她頭上戴的是假發。 “對于這樣的患者,休息、尤其是大腦休息是必須的,我們肯定會叮囑患者注意休息。”與張筍搭檔六年的護士長崔欣心疼地直掉眼淚。 心愿生命盡頭捐出所有器官 在張筍的案頭壓著這樣一張字條:作為一名醫生,技術很重要,但良心更重要。 “她是這么寫也是這么做的。”她的同事、學生閆佳蘭昨日介紹說,從醫17年,張筍從不怠慢一名患者,從不放過一個疑點,沒收過一次紅包,沒受過一次投訴,沒出現一次差錯。 對此,張筍則說:“我只是做到了一個醫生應盡的職責。” 昨日,張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已經想好了,一旦生命走到了盡頭,身上的器官哪能用就捐哪。 “我患的是腦部疾病,可心肝等器官都挺好,到時候希望捐給有用的人。” -文/記者陳雪 -攝/記者崔靖
|
關鍵詞:癌癥晚期,醫生,張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