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空氣建議開展“三植三治”
河北空氣和環境問題十分突出,尤其是近來重度污染的霧霾天氣頻頻出現,人們改善環境的呼聲日益強烈。如何才能讓藍天重現,建議在全省深入開展“三植”(即植樹、植綠、植花)、“三治”(即治理粉塵、治理工業廢水廢氣、治理汽車尾氣)活動。 “三植”其一為植樹。一是修訂完善全省植樹造林規劃。出臺城市與農村、山區與平原、河流與道路等區域植樹造林的指導性意見和實施細則,研究適合北方生態、長勢旺盛、吸附灰塵作用強的樹種及搭配方案。二是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在城市周邊、街路兩側、沿河兩岸、村莊內外及非耕地地表大量植樹造綠,對死去的樹苗及時補栽,對不適宜的樹種有序更換。三是加強樹木管護。制定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個體門店和個人認栽認養樹木的制度力法,尤其要加大對古樹、名樹、大樹的保護力度,堅決杜絕毀壞性修整和濫砍濫伐行為。 其二為植綠。一是推廣種植適宜我省氣候、耐鹽堿、耐干旱、耐嚴寒、節水型的綠色草皮、灌木。減少地面硬化,加大公共綠地、街道綠地、庭院綠地、專用綠地建設力度,提高城鎮綠化覆蓋率,增強城市的防塵排瀝功能,緩解熱島效應與雨島效應的影響。二是加強河流、道路、公園等重點區域綠地建設,促進水網、路網與綠網的協調發展,努力建成全區域、多類型、多層次、多功能的綠色空間網絡,建立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人居環境。三是研究制定鼓勵企業和個人建設綠地、養護綠地、冠名綠地的制度機制,調動全社會養綠護綠的積極性。 其三為植花。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尤其是新農村建設中,重點選取適宜本地生長的花草,在道路兩側、農戶庭院增加種植面積,切實營造愛護花草的氛圍,美化亮化農村環境。 “三治”其一為治理粉塵污染。一是加強石灰、小水泥生產管理。把好環評準入關,嚴禁新建、擴建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水泥生產線;對現有不達標水泥生產企業,改進生產工藝,對不符合標準的堅決關停,控制粉塵污染源。二是重點加強建筑工地管理。對城市及周邊的建筑工地實行圍帳施工、覆蓋作業,最大限度減少地表裸露,對道路維修工地的灰沙料采取防護措施,減少揚沙飛塵現象。三是加強渣土車管理。提高渣土車遮蓋標準,限制行車時間和速度,杜絕滿街跑、滿路灑的現象。 其二為治理工業廢水廢氣排放。一是開展全省專項排查和暗訪。重點摸清城市工業企業布局、廢水廢氣排放渠道、總量及危害程度等,逐一檢驗審核。嚴格按照環評標準,加大治理力度,對重污染企業嚴格控制,對小煤礦、小鋼鐵、小煉油等項目嚴格關停,對高耗能、高排放的企業加大技改力度。二是嚴格執行工業廢水廢氣排放標準。做好廢水廢氣無害化處理和回收再利用工作,對私自排放、違規排放的,要切實加大處罰力度,嚴厲追究法律責任。其三為治理汽車尾氣排放。一是加大黃標車淘汰力度。制定加快淘汰、鼓勵置換“黃標車”的政策,對主動淘汰的,政府給予一定補貼。二是推進綠色環保的低碳交通。省會石家莊市要努力爭取躋身國家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三是科學布局公共交通。科學規劃公交路線、站點,減少“斷頭路”、“丁字路”多的道路梗阻,加大公交車輛的財政補貼,更新車輛、提高車輛配置,提高公交車的通暢性、快捷性和舒適性,使公交優先成為出行首選。四是著力改善城市“微循環”。借鑒杭州等地經驗,由政府主導、企業合辦、社會參與,在火車站、學校、商貿集中區、機關單位等交通節點等人流車流密集場所,設置免費自行車出租點,解決人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引導市民養成低碳環保的健康出行方式。(王俊金 李振伏)
|
關鍵詞:治理空氣,植樹,汽車尾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