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沙市:“居民說事”構建社區黨建工作新機制
三、“居民說事”制度的主要成效 通過近年來的實踐,“居民說事”制度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增強居民自治意識,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進社區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1、強化了社區黨建的龍頭地位,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通過推行“居民說事”制度,社區黨組織堅持以黨建為龍頭,統籌推進社區建設,堅持把居民群眾的需求作為服務的第一責任,充分調動黨員群眾的積極性,解決了社區工作在社會轉型中“環境管理難、失業人員就業難、弱勢群體生活難”等實際困難,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社區居民的各種需求,提高了服務居民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社區黨組織的工作方式實現了由領導式向服務式轉變,拉近了社區居民與黨組織之間的距離,大大提升了社區黨組織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有事到社區去說、說了能夠解決問題”正成為居民群眾的普遍認識。“居民說事”制度把干部聯系群眾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把干部和群眾置于平等地位,黨員干部和居民群眾通過“居民說事”這個平臺交流思想,溝通感情,拉近了距離,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群眾深有感觸地說:通過“說事”,干部與群眾說心里話的多了,和群眾爭爭吵吵的少了;實實在在干事的多了,漂漂浮浮、指手畫腳的少了;為群眾解決問題的多了,推去推來繞道走的少了。在白云橋社區活躍著一支以黨員為主體的志愿者隊伍--“彭國珍服務隊”。社區黨組織將“彭國珍服務隊”與推行“居民說事”制度有機結合起來,把“彭國珍服務隊”作為“干事”的主體,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居民群眾提供服務。經過“彭國珍服務隊”的多方努力,先后解決了居民反映強烈的共青小巷無路燈、公廁蹲位少等一些老大難問題,黨員志愿服務在該社區蔚然成風。“彭國珍服務隊”是“沙市老姨媽精神”的繼承和發揚,賦予了“沙市老姨媽精神”新的時代內涵,逐漸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黨建品牌。沙市區各社區以黨員為骨干,自發組織成立了70余支老姨媽社區治安義務巡邏隊,活躍在城區街頭巷尾;成立了112支社區志愿者隊伍,1.1萬名志愿者全天候免費為社區居民服務,成為推動社區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 2、深化和改進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完善了居民自治。“居民說事”制度源于基層,來自實踐,群眾樂于接受,干部便于操作,它以群眾踴躍說事、黨員干部扎實辦事的良好氛圍吸引了居民的廣泛關注,激發了居民的參與熱情,居民依法辦事、自我管理的意識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同時“居民說事”制度為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搭建了平臺,使居民群眾參與社區管理從無序到有序,群眾既是問題的提出者,也是解決問題的參考者、辦理結果的監督者,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突出,實現了群眾真正意義上的當家作主。勝利街辦航空路社區是個老居民區,舊式房屋較多,每個樓層內都設有垃圾通道,每到夏天蚊蟲肆虐,臭氣熏天,影響居民健康,特別是居住在一樓的居民更是怨聲載道。在今年的“創衛”工作中,社區擬將樓道內的垃圾通道封死,但有些居民以倒垃圾不方便為由表示反對,群眾意見不統一。社區黨組織將這一問題列為“說事”議題,把黨員群眾代表請到說事廳商議解決辦法。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黨員主動上門做群眾工作,最后大家一致通過了封死垃圾通道的方案,這一方案實施后,社區衛生環境大為改觀。 3、暢通了民意訴求渠道,維護了社區和諧穩定。實踐證明,一部分小問題釀成大禍端,就在于事情剛開始時無人管、無人聽群眾的傾訴,群眾的怨氣得不到及時發泄。“居民說事”以規范、統一、公開的說事流程確保了民意訴求渠道的真正暢通,徹底改變了以往社區訴求不暢的問題,將矛盾和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使居民的表達訴求變得便捷有效,維護了社區的和諧穩定。據不完全統計,自該制度全面推行以來,全區共受理居民說事2400余件,已辦結2320件,群眾對“居民說事”的滿意率達到97%。自推行“居民說事”制度以來,我區社區治安案件和群眾越級上訪事件相比以前大幅下降,一些社區老上訪戶也放棄了上訪的想法。如解放街辦白云橋社區居民楊修英由于與原單位的工資糾紛,從2000年以來多次赴京、省、市上訪,由于她的訴求既有合理要求,又有過分因素,問題始終沒得到有效解決。“居民說事”制度推廣以后,社區組織信訪、勞動、人事等有關職能部門和社區黨員、居民代表等,就其上訪的問題進行討論,大家運用政策、法律、教育等多種措施,對她依法按政策進行理性引導,對其反映的問題實行綜合調解,既幫助她解決了問題,又促使她轉變了思想,由原來對社區工作漠不關心,轉變成現在積極參加社區環境衛生、為老服務、義務巡邏等各項活動,成為了一名社區服務的熱心人。 4、整合了社會資源,推動了社區發展。“居民說事”制度,使居民從利益訴求的“被動者”變成為“主動者”,從社區建設的“觀眾”變成為“演員”;使居民、社區、轄區單位、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各種資源,得到有效整合,為社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正確導向和強大的推動力,促使社區工作開創了新的局面。沙市區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得到國家人口計生委的充分肯定,被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進入全省先進行列;“百姓創家業”活動蓬勃興起,全省創業促就業現場會成功召開;健全和完善幫扶、救助體系,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省老齡辦在沙市區召開了全省為老服務現場會;社區基礎設施大為改善,居民工作生活環境明顯改觀。 四、分析與體會 社區“居民說事”經過近幾年來的實踐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這一制度尚處于試行階段,還有待進一步總結完善。 1、必須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社區的發展問題、服務問題、穩定問題的最終解決,要緊緊依靠基層黨組織,靠基層黨組織去動員、組織廣大群眾,靠黨建工作去整合資源、形成合力,靠廣大黨員去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靠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去影響和激勵群眾。“居民說事”是居民自治的有效載體,也必須接受社區黨組織的領導。只有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才能保證“居民說事”正確方向,才能引導群眾平等、自主地參政議政。 2、必須進一步推進基層民主,實現居民自治。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具體要求。推行“居民說事”制度,搭建了居民群眾參政議政、民主自治的平臺;豐富了居民自治內容,創新了居民自治形式,擴大了居民自治范圍;推進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有效保障了居民群眾“參與權、知情權、決策權、監督權”的切實落實,是我們落實十七大要求具體、生動的探索和實踐。 3、必須暢通利益訴求渠道。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各種利益群體的聚集區,也是各種矛盾的沖撞處。如何有效地協調各種利益群體,給予基層群眾較為暢通的利益訴求渠道,及時解決他們反映的問題,是維護城市社區穩定,構建和諧沙市的關鍵。對于基層的一些矛盾糾紛,不能采取壓制、限制和拖延的方式,這樣只能將矛盾越積越大,越壓越重。解決糾紛抓早、抓小、抓苗頭才是最有效的手段。“居民說事”制度的推行為暢通利益訴求渠道探索了好的途徑和辦法。 4、必須整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傳統街道、居委會的領導體制是在自上而下組織系統的基礎上形成的,只能適應相對封閉和相對穩定狀態下的集中管理模式。而新時期社區建設和社區黨建承擔了更多的社區職能,在人力物力財力有限的條件下,就需要社區加強資源整合,充分發揮相關職能部門和黨員群眾的作用。社區“居民說事”通過搭建平臺,引導社區黨員群眾參與進來,將相關職能部門組織起來,集民智,聚民力,有效地解決了社區建設和社區群眾的問題。 5、必須以服務為根本,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問題。推行社區“居民說事”制度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把涉及群眾利益的事辦好,讓群眾有苦能訴,有理能講,有話能說,充分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和愿望,解決了過去有話沒地方、沒機會說,說了也沒人聽、不頂用等問題。只有把尊重民意作為社區工作的著眼點,把集中民智作為社區工作的根本點,把為民服務作為社區工作的落腳點,才能更好地組織群眾、發動群眾參與社區建設,推動社區發展。 6、必須充分發動群眾、堅決依靠群眾。“居民說事”制度來源基層群眾的實踐和創造,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基層民主實現形式,它把“說事”這種干群互動的民主形式用制度固定下來,構成了居民實現自身利益的重要力量。“說事”制度之所以能夠取得實效,關鍵是我們尊重居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動群眾參與、堅決依靠群眾力量和智慧來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目標。 |
關鍵詞:荊州,群眾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