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醫生自由執業”可以再快些
深圳市衛人委醫政處負責人稱,國家衛生行政部門讓深圳成為國內自由執業的試點城市。深圳目前正在草擬方案,計劃一是突破過去多點執業只能選擇3個地點的限制;二是不再需要與單位簽訂協議,醫生只需在網上備注即可多點執業。(6月24日《深圳商報》) 2009年9月,當時的衛生部下發《關于醫師多點執業有關問題的通知》。隨后,廣東、北京、江蘇等地相繼展開醫師多點執業試點。經過試運行,2011年7月,衛生部決定將試點地區擴大至全國所有省份。深圳市在政策探索的基礎上,擬以地方法規的形式,將“醫生自由執業”推向法制階段。 在政策層面,昆明市衛生局做得最好,醫生多點執業只需在市衛生局備一下案,不必經過醫院審批。但他們在實踐中體會到,整個體制對自由執業權的束縛仍很多。比如,教學、科研資源集中在公立醫院,比如評職稱、養老金問題。更關鍵的是,能否獲得這些資源不是取決于你是否是技術尖子,而在于你是不是“公家人”。如今各地政策試水所獲的經驗,可以成為深圳試點醫師自由執業方案的地方性法規的基礎。 當前,在我國眾多鄉鎮甚至包括不少縣級醫院在內,不僅擁有良好醫術的人才嚴重缺失,而且連基本的醫衛硬件設施也配備不齊。近年來,一些鄉鎮衛生院的確充實了一些學有專攻的醫生領導,但這些醫生幾乎無法在生活條件較差的鄉鎮居住。 破解此題,必須從制度上解放更多醫師,讓稀缺的醫衛資源流動起來,而非集中在少數城市的幾家大醫院里。要把病人留在基層醫院,改變中心城市醫院患者爆棚的局面,就必須解決縣級醫院及衛生院的建設問題。 要確保患者大病不出縣,除了加快鄉縣醫院的硬件建設步伐之外,就需更多的大中型醫院的專科名醫兼顧基層。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法制層面入手,出臺剛性、公平、良性的名醫流動出診與醫師自由執業相結合的制度。現在深圳開始法規試水,還需國家政策法規布設的權威跟進。周明華(四川成都) |
關鍵詞:醫生,自由執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