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招“大”引“央” 中捷產業園區調研(二)
放下“官”念,呵護投資商,為項目建設、企業發展服好務 中捷產業園區有個“夜總會”,不過,不是娛樂場所,而是戲稱。 十年來,中捷幾乎沒有白天開過會。白天是用來招商洽談、接待來賓、服務企業、解決難題的,內部研討、工作部署的會議,都集中到晚上開。一些工作人員把這些晚上開的會戲稱為“夜總會”。 在這里,企業被視為上賓,所有的管理都圍繞著促進企業發展而展開。企業反映,中捷產業園區并不像一級政府,這里的領導更像是辦事員、經營者。“行政是什么?行政就是服務,就是呵護。”這是呂振華對園區領導干部的要求。 這種執政理念,并非自然而然地形成。 2003年,從農場改制成開發區,中捷產業園區剛有了行政職能,一些同志就開始要待遇,急于做公務員,要當“官”,要管人,一些部門甚至清晰地劃出了自己的職權范圍。看到這樣的苗頭,呂振華帶領新上任的各部門負責人深入企業調研,并囑咐大家,企業是中捷的財富之本,要把他們當老人一樣來侍奉。只有企業成長壯大了,中捷才會實現共同發展,才能積累更多的財富用于民生的改善。 呵護每一位投資商,為項目建設服務、為企業發展服務。這樣的例子,在中捷產業園區不勝枚舉——— 2009年,中鐵物資總公司投資13億元在中捷建物流園區,由于工程建設受阻,造成經營延期,公司損失1000多萬元。中捷產業園區領導多次協調,使工程順利復工。之后,他們專程進京,到該公司總部登門道歉,并提出彌補企業全部損失,令該公司總裁非常感動。他逢人便說:“從商幾十年,從沒見過這樣的地方領導。” 中海油進駐中捷后,啟動了投資2.4億元的黃驊港至中捷石化的輸油管道項目。全長46公里的管道走農田、跨鹽池、過養殖水面,涉及多個村隊和企業,需要協調的事情像一團亂麻,讓他們難以理出頭緒。中捷產業園區領導在現場辦公時得知這一情況,說:“你們只管按照時間節點推進工程進度,項目跑腿、拆遷挨罵、征地磕頭是我們的事。”很快,園區組織的一個個協調小組派下去,一條條信息匯總上來,一個個難題迎刃而解,保證了項目的如期竣工。這條管道的開通,每年為中海油節省物流成本近億元。 在中捷,企業有兩堵“保護墻”。第一堵墻是企業與部門之間的“防干預墻”,行政部門不允許以任何借口到企業亂收費、亂罰款。第二堵墻是社會與企業之間的“防干擾墻”,出現任何問題,到政府去說,絕不允許社會人員到企業去鬧,干擾企業建設發展,企業需要一個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 良好的行政環境,引來了一批好項目、大項目。今年以來,有13個投資10億元以上的項目在中捷落地,總投資達到280億元。其中,與加拿大天辰國際合作的現代農業區,計劃投資50億元;正在與蒙特利爾洽談的航空城項目,將引領中捷在高端制造業領域全面發力。 |
關鍵詞:中捷產業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