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文化遺產長廊
“九曲十八彎”和“糯米大壩” “早在60多年前,當我登上壯麗的長城并開始進行保護維修工作時,也同時想到了大運河。這一撇和一捺構成的‘人’字,深深地刻在了中華大地上。”著名文物專家羅哲文生前的傾情呼喚,曾讓很多人深深感動。 2005年,一封寫給運河沿岸18個城市(區)的呼吁信,拉開了大運河申遺的大幕。寫信人就是羅哲文和著名文物專家鄭孝夑、朱炳仁。2009年,全國8個省35個城市加入進來,攜手開啟了中國大運河申遺工程,大運河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清單》。今年的七八月份,大運河將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專家評審。2014年,世界遺產大會將公布入選結果。 此時此刻,中國大運河申遺進入“倒計時”階段,大運河河北段入選首批申遺文物遺產點名單的“兩點一段”———景縣華家口險工大壩、東光縣謝家壩以及滄州至德州的南運河河段,引來了關注的目光。 打開大運河河北段申遺規劃書中兩米多長的河道全景圖,鋪在地上,負責大運河河北段申遺工作的孫晶昌笑著說:“你看看這河道,發現了什么?”我來回踱著轉著看了兩圈說:“九曲十八彎啊!”俯瞰全圖,整條運河河道,呈現出之字形、U形、希臘字母Ω形、連續彎道等等,迂回百轉的大運河———真是夠“彎”!“還不止九曲十八彎啊。”孫晶昌笑道。然而一個疑問闖入我腦海:人工運河為什么不走最短的距離呢?原因很簡單,一是距離短水量大小不好調節控制,缺乏緩沖;二是北方多干旱,人們想盡可能多地把運河河道引到更多的地方,造福更多的民眾。大運河河北段的彎道可是精心設計出來的,體現了“三彎頂一閘”的水利原理,南方運河是沒有的,它們多用水閘控制水量大小。“三彎頂一閘,彎道多可以調節水量,但因為局部存在落差等原因,有彎道就會對迎水面堤壩造成更大的沖擊,決堤的危險系數就高。”這是一個副作用,然而,正是這個看起來巨大的副作用,卻催生了大運河河北段的另一個獨有的奇觀———“糯米大壩”。 距今大約1500年前,古代中國的建筑工人通過將糯米湯與標準砂漿混合,發明了超強度的“糯米砂漿”。這種工藝被譽為世界上第一種使用有機和無機原料制成的復合砂漿。現代科學家研究發現,糯米砂漿比純石灰砂漿強度更大,更具耐水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技術創新之一。古代建筑工人利用該技術修建過長城、故宮和帝王墓穴、寶塔、城墻等,一些古建筑屹立千年不倒,甚至用現代推土機都難以推倒。經鑒定分析獲知,這種標準的砂漿成分是熟石灰,加入一定比例的糯米湯混合而成,但古老的配方早已失傳。 經過專家探測,景縣華家口險工大壩和東光縣謝家壩的建造中就大量加入了“糯米砂漿”。 謝家壩,綿延235米,高5米,厚4米,雄偉壯麗。矗立在東光縣連鎮運河五街、六街交界處,處在一個緊急拐彎處,歷史上此處多次決口。相傳,清朝末年,連鎮鄉紳謝家捐資從南方購進十大車糯米,組織人力用糯米熬粥加灰土混合筑堤防洪,上百年未再決堤,故名“謝家壩”。 謝家壩加固工程目前剛剛完工,工程技術人員介紹說,此次修復采用“修舊如舊”的工藝,灰土加糯米砂漿逐層夯筑的方式,遇水會更加堅韌。為尋找更接近于古老配方的比例,他們實驗了不下百次,最后決定,在灰土里摻上糯米漿打成坯狀,等坯晾干后,補到壩體上,再用糯米砂漿填補縫隙。“整個工程下來,大壩‘吃’了將近2萬斤糯米呢!” 景縣華家口險工大壩,處在運河水深轉彎處,也曾多次決口。清宣統三年,景縣知縣王為仁主持,村民和鄉紳共同集資,采用糯米砂漿夯土技術,之后大壩再沒決口。現在的大壩修繕后,雄偉依舊。修復后的壩底灰梁、壩體斜坡和堤頂道路中都加入了糯米砂漿。 |
關鍵詞:文化遺產,大運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