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全國救助機構開放日探訪救助站
6月19日是首個“全國救助機構開放日”,當日,記者同一些民眾代表走進承德、邢臺的救助管理站,了解救助機構的運行。 有人專業“跑站”騙取費用 在全國首個救助機構開放日,記者和10多位承德市民第一次走進救助站,了解這個有些“神秘”的機構。 承德市救助站位于該市市區石洞子溝內。救助站的一樓為救助區,每位需要接受救助的人員,首先要在一樓進行個人信息登記,每個人的信息都會被輸入全國救助管理信息系統。這樣全國各地的救助站都可以查詢這些人員的信息,百姓也可以到當地救助站查詢,看家里走失的親屬是否接受過救助,在什么地方接受的救助。另外,還可以確認申請救助者是否是“跑站”人員。承德市救助站站長王學明告訴記者,在他們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會發現一些專業“跑站”人員。“他們不是沒有錢,而是想到救助站騙取費用或利用救助到各地游蕩。” 登記完個人信息后,申請救助人員就可以住進救助室。記者在救助室內看到,房間內放置著四張單人床,床上有被褥和涼席。王學明告訴記者,目前承德市救助站共有3名流浪人員。“他們無法提供自己的確切信息和家庭住址。” 一位右腳裹著厚厚紗布的女性流浪人員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據救助站副站長趙飛介紹,該女子是幾個月前被發現的。“當時天氣很冷,發現的時候,她的右腳腳趾都基本凍爛了。我們就把她送到醫院做了截肢手術,現在恢復得挺好,每天還要到醫院上藥。”趙飛說,他們發現街頭流浪人員后,首先要檢查他們身上有沒有傷病。“受傷的會被送到市醫院接受治療,精神不好的會被送到精神病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幫助他們尋找家人,如果找到了,就會通知他們家人,或者直接護送回老家。如果找不到家人,病治好后我們會把他們送到福利院。”趙飛告訴記者,截至目前仍有37名無主流浪人員生活在福利院里。 在參觀中,如何分辨職業乞討人員,是市民們關心的一個話題。王學明向大家介紹,街頭以要錢為目的的乞討人員,幾乎全部是職業乞討者。“如果說拉他們來救助站,他們都會表示拒絕。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會成群結隊到一個城市,有開面包車的,有乘車來的,到一個城市后,會租住在小旅館里,老板等在旅館里收錢。”王學明說,許多職業乞討者一天的收入大約在三四百元。“這些錢幾乎都要交給老板。”為了打擊流浪乞討人員,承德市救助站增加了街頭巡查時間,隨時發現,隨時勸離。“這兩年,街頭職業乞討現象得到了基本治理。”王學明告訴記者,由于救助機構的職能只是進行勸說,要想真正杜絕職業乞討行為,還需要公安等部門的配合。(記者 陳寶云) |
關鍵詞:救助,救助站,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