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對中國意義重大
對于中國來說,羽毛球是一個外來的體育項目。據說在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它的身影才在我國出現,但幾乎沒有什么影響力,熱衷這項運動的人寥寥無幾,僅在上海、天津、北京和廣州東部幾個大城市才有人參與。新中國成立前,從未舉辦過全國性的比賽。 新中國成立后,體育如何白手起家?比如羽毛球,在人才、設施都匱乏的情況下怎么開展,并能讓世界因此對新中國另眼相看?幾個立志為中國羽毛球歷史填補空白的海外赤子,放棄了在原住國已有的成績和較優厚的生活條件,回到祖國創業。林豐玉、王文教、陳福壽、湯仙虎、侯加昌、陳玉娘等優秀羽毛球運動員、教練員相繼回國效力,加上他們的刻苦訓練、無私奉獻,短短幾年便迅速改變了中國羽毛球運動水平的落后狀況,這一群熱血華僑堪稱新中國羽毛球運動的拓荒者。 很快,1963年到1964年,中國隊兩次戰勝來訪的世界冠軍印度尼西亞隊;1965年征戰歐洲,以34比0的絕對優勢戰勝丹麥、瑞典隊。當時,湯仙虎在與全英羽毛球錦標賽男單冠軍、并已蟬聯7次全英冠軍的柯普斯比賽中,以兩局15比5、15比0的懸殊比分大獲全勝,讓國際羽壇為之震驚——“與世隔絕”的中國羽毛球如何在突然之間實力陡升?由于當時的政治原因,中國未能加入國際羽聯,也未能參加高手云集的世界性錦標賽,故中國羽毛球隊被譽為“無冕之王”。 游離在真正的世界大賽之外,難以有震撼人心的大賽喜訊傳達至億萬中國百姓,所以以優秀運動員的優異成績引領老百姓投入此項運動的熱潮也難以涌現。上世紀60至70年代,羽毛球運動在中國也談不上普及。那個時期,更多的人是在用光板打三根毛的板羽球,即使偶爾看到有百姓打羽毛球,那球也不是真正的羽毛做成的,而是塑料仿制的羽毛球。 直到1981年5月,國際羽聯與世界羽聯正式合并,中國羽壇健兒正式步入世界比賽的最高舞臺,從此屢創佳績,奧運會、世錦賽、湯姆斯杯、尤伯杯、蘇迪曼杯各種大賽的桂冠應有盡有,中國老百姓的羽毛球運動熱情也就是從那時開始逐漸被點燃。如今,在健身場館中,最為火爆的就要數羽毛球場地,要想預約一塊球場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中國羽毛球運動的輝煌從幾個歸國的青年人開始,經過幾十年的磨礪、奮斗,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如今已經碩果累累。剛剛結束的蘇迪曼杯,原以為會很激烈的決賽,結果也是出人意料地以3比0的勝勢而結束,可見當今中國羽毛球隊的實力之難以撼動。 借助歸僑為祖國的體育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建功立業,這是新中國體育事業必須書寫的光輝一筆。
|
關鍵詞:羽毛球運動,新中國 |